展开全部当时,世尊成就佛道,这般思惟:‘离开欲望,安于寂静,是最殊胜的。安住大禅定,能降伏一切魔道。爱欲生于贪心和愚痴。禅定是智慧的资料。所以世尊,刚开始就说,离欲是最殊胜的,然才劝导,安住禅定降伏魔道。佛言:“辞别亲人,出家修道。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明白无为佛法。便称之为沙门。”恒常受持二百五十条...
2021-05-18 阅读全文 >>佛说处处经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时。即当制己。制便念善。是为道人行。若布施财利。得之便计无常。不随身犯。谓不犯杀盗淫。是为不随身犯。出嗔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为出嗔恚意中大深声者。譬如人作盗。说言。汝所作大无状。是为意中大深声。佛言。味味次第者。所食物外合之内。分别其味令不错误。是为味味次第...
2021-05-18 阅读全文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一、对于自己的丈夫、妻子等男女眷属恶眼瞻视。二、举起双手,抚摸虚空。三、不随顺善知识的教导。四、悲号、啼叫、哭泣、呜咽、流泪。五、大小便利不能自禁,不知不觉。六、闭上眼睛而无法张开。七、时常遮覆头部和脸部。八、侧身卧着饮食。九、身体和嘴巴发臭。十、脚部和膝盖发抖...
2021-05-18 阅读全文 >>(第三章割爱去贪)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佛陀曾这样说:已经剃除胡须和头发成为沙门,乃是发心接受道法的人,就应当舍去资产和财富,通过乞食和化缘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所谓‘取足’,是指通过乞食在每天中午吃一餐,每晚则在树...
2021-05-18 阅读全文 >>原标题:让《巴利三藏》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佛说”两千五百年前,人类的伟大导师佛陀诞生,佛陀一生领悟自然,追求真理,并把所觉悟到的真理无私的传播给人类,为黑暗和痛苦中的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然而时至今日,佛教在中国却因为教门纷争、神化迷信、商业挟持,令佛教受尽千般指责和万般曲解,陷入一种既尴尬又危险的...
2021-05-18 阅读全文 >>这篇故事出自《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 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
2021-05-18 阅读全文 >>原标题:佛门里的一些规矩,居士一定要了解!1.什么是居士?居士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皈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的统称。在习惯上(不管你有没有受过五戒),对所有男女在家信众,都称为居士或者护法。而实际上,只受了归依,没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众,只能称为信士。2.什么是威仪?戒律守得清净后,...
2021-05-18 阅读全文 >>来源西安演雪居士公众号1《佛说施食获五福报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何为施命?人不得食时,颜色憔悴,不可显示,不过七...
2021-05-18 阅读全文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有长者所行平等。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有比丘报之曰。百斤千斤有益耶。熟思计之。奉戒比丘。遵修正真受其分卫。念彼长者其福最上。于时贤者阿难律在彼会中。闻说法言。...
2021-05-18 阅读全文 >>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
2021-05-18 阅读全文 >>在佛教中在家居士的八关斋戒中,以及出家僧人的戒法中都有不非时食戒,“时食”,从每日清晨明相出现后至日正中前为食之时;另外,“非时食”,指从日过中后至次日明相未出之前,这段时间不是受持斋戒的佛弟子进食的时间,所以叫做“非时”。这里的“非”有不是、不允许的意思。受持斋戒的佛弟子如果非时而食,名为破斋...
2021-05-18 阅读全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识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阿弥陀经》吴支谦译《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如来会》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自汉...
2021-05-18 阅读全文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一说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们吃的食物,这样理解是很狭窄的。“食”不光包括我们吃的东西,还包含有精神的“食”粮,这些“食”物共同滋养了我们生命。《阿含经》里是这样对“食”物定义: 尔时。彼佛告诸比丘。说如此妙法。夫观食有九事。四种人间食。五种出...
2021-05-18 阅读全文 >>下面讲池水净无瑕秽之相:“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 池水清澈透明,澄净清洁,没有渣滓、沉淀等等,极其清净。一眼望去,毫无阻碍,就像没有形质一样。能够在上面直接看到池底的宝沙,晶莹剔透。不管有多深,都能一眼看到底。下面讲池水的回流相:“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 池水...
2021-05-14 阅读全文 >>1、佛告王舍城内之妙德长者,勇猛长者,善法长者等言,长者!我今说妙义,欲利益未知未来世之恩德者,世间出世间之恩有四种:一者父母恩,二者众生恩,三者国王恩,四者三宝恩,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负荷。(心地观经)2、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心地观经)...
2021-05-14 阅读全文 >>经宣秘典超涂炭教演真乘救倒悬阿难尊者因习定救苦观音示面然——《瑜伽焰口施食要集》漫画作者:阆子鹤根据《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0979部,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说救拔熖口饿鬼陀罗尼经》原藏影印本校正注音。句读、注音及诵经音频仅作参考。特此说明。《佛说救拔熖口饿鬼陀罗尼经》白话文翻译:当...
2021-05-14 阅读全文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月支三藏法师支娄迦谶译1;在这本经中,佛叫名无量清净觉最尊(1)卷上经文简单解释; 《“十七、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八、我作佛时,诸佛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
2021-05-14 阅读全文 >>【佛经翻译】佛说九横经白话文佛弟子日常必学安全手册怎样才能减少灾祸与疾病正法住世今天【佛经翻译】佛说九横经白话文佛弟子日常必学安全手册怎样才能减少灾祸心灯佛教文化工作室欢迎关注我们公众号fojiaozhengfa本篇是摘取三部佛经中关于横死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寿命本来有80岁,但是遭遇到横祸,就...
2021-05-14 阅读全文 >>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翻译共两部计8册的《唐・吉诃德》)。 杨绛老人经历过很多人世变故、天灾人祸,但她却总能本着一份处乱不惊的乐观心态安然度过难关。杨绛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1966年8月,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
2021-05-14 阅读全文 >>佛坛八供堪布卡特仁波开示佛坛八供献供是佛法修习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传统方式献供的。这些献供不仅仅是仪轨的一部分,而是发愿服务众生的延长。献供是执与贪的对治方法。献供有其物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献出他所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征性地献出所有财物,想象众生因此获益,一切困乏获得...
2021-05-13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