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师姐点评:大乘佛教所有经典都不是佛所说,是外道所编造,传入中国后,为了取得中国人的认同,大乘佛教不断盗取道家和儒家的精华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欺骗性越来越强。 被绑架的佛陀!佛住世时,从没有著作任何一本经书,过了150年,才有弟子整理佛经,把经文纪录在棕榈叶上,由于历史上经过长期战乱及...
2021-05-20 阅读全文 >>原标题: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吗近年来由于大师积极弘扬“人间佛教”,现在信仰佛教的人口不断增加。谈到“信仰佛教”,很多人会联想到“吃素”的问题,那么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吗?佛教提倡“素食”的意义为何?星云大师答:许多人把素食视为信仰佛教的指标。其实,佛教最早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规定僧人不许食肉。《大般涅槃...
2021-05-20 阅读全文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修道修佛的人喜欢吃素。敢问一句,如果不喜欢吃素,或是吃肉且喜欢腥食就不算是修道修佛?如果是的话,佛教界是不是应该把吃三净肉的南传小乘佛教开除?是不是应该把藏传佛教中吃肉的喇嘛都开除?至于道教,正一全真不在庙宇食肉者多,请问这算不算修道?而且道教认为得道成仙的不一定是道士,《抱朴子》...
2021-05-20 阅读全文 >>探秘东西方文明的素食历史传承(图片来源:资料图)英国有个作家非常可爱,写了一本一本叫《素食主义史》的书。在书中,他洋洋洒洒地论述了从几万年前的类人猿到十几万年前的杂食类人类,再到一万年前的近代人类都是食素的,并且还在书的开头提醒人们亚当和夏娃可能也是食素的。当然这也许只是玩笑,但确有史实证明素食主义...
2021-05-20 阅读全文 >>原标题:印度佛教徒吃的素食,穷人根本吃不起如今,“吃素”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发达国家,选择成为素食主义者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估算,在美国,素食主义者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6%,在中国,也有很多人正在开始自己的素食之旅。一提起素食主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徒,而事实也是如此,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素食主义者,...
2021-05-20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教作为主体宗教之一,在中国拥有众多信徒。众所周知,中国僧人需要遵守的戒律非常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禁酒、食素。原始佛教确实是禁酒禁肉的,但是中国僧人却并非一开始就被禁止吃肉。中国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汉明帝时期(57年—75年)经由西域传入中国。因为西域地区多以游牧为...
2021-05-20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根据《楞严经》记载,佛家说的荤一般不指肉食类等荤菜,五荤为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五荤生啖增恚,使人易怒;熟食发淫,令人多欲。而素在大乘佛教中认为去除五辛之后才是真正的素食。当佛教传到中国后,通过本土化的过程,修改了一些戒律。例如把吃有知觉能力的有情众生也等同地看做杀生,故发展到现在除...
2021-05-20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鸡蛋不属于素食,是佛家禁止食用的食物。这是因为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就算是不能孵小鸡的鸡蛋母鸡在生产鸡蛋的过程中也要承受痛苦,何况我们根本不能知道吃的这个鸡蛋能不能孵出小鸡,所以佛家禁止食用鸡蛋。依据佛教的观点,生命有四种形态: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鸡蛋属于卵生,这个形体的存在,代表一个生命的...
2021-05-20 阅读全文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摄影:李婷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道出了佛教对动物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千年以降,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使得中国在很早就有了对待动物的主流意识与实践行动。那么,佛教的护生理念是怎样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人类吞啖生命与伤害动物的行为?佛教慈悲救度的对象从一...
2021-05-20 阅读全文 >>永明延寿大师:日行108件佛事(包括晚上施食) 今据永平道者山大云峰禅寺嗣祖居幻沙门释文冲重校编集的《宋·慧日永明智觉延寿禅师自行录》,将其每日所行的百八佛事介绍如下:1.一生随处常建法华堂,庄严净土。2.昼夜六时普为一切法界众生修法华忏。3.常修安养净业,所有毫善,悉皆为法界有情回向往生。4.坐禅...
2021-05-20 阅读全文 >>中医,注重养生之道,防大于治。那么中国古代的这些名医,又有哪些至理名言可以给我们启发呢。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4、望闻问...
2021-05-19 阅读全文 >>庄子名言名句 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2、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2021-05-19 阅读全文 >>1、人生总是有许多“没想到”,终究是想不到。 2、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会效率很高的,替别人做事才会拖拖拉拉。组织如果能把团体弄得象一个人一样,效率就高了。 3、一个人不是神经病,却做出了神经病的事,必然是有特别的作用。 4、人性管理的要决:所有的方法最后只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中国人的事情记住六...
2021-05-19 阅读全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庄子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方其梦也,不知...
2021-05-19 阅读全文 >>古代圣贤名言名句——庄子篇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解】立身处世,亦...
2021-05-19 阅读全文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2021-05-19 阅读全文 >>原标题:值得终身背诵的150句经典名句有没有一句话,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你反复吟诵?有没有一首诗,像是诗人穿越千百年专为某一刻的你而写?有没有一本书,令你爱不释手,字斟句酌?下面的150句话送给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这些字句,要说功利,可能引用来为文章增色;要说纯粹,也确实算得上我们文化中的经典...
2021-05-19 阅读全文 >>经典古语名言大全1、⊙庄子:“审①乎无假⑦而不与物迁,命③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庄子》难点注释:①审:细察,明晓。②无假:真,本然。③命:任凭。原文翻译:明了事物的本然而不与其变迁,随顺事物的变化并守其根本。深入解析:庄子追求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受外物和自身肉体的...
2021-05-19 阅读全文 >>读书做学问名言警句 1. 【不教不学,闷然不见己缺】出自唐代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意思是:不通过教授别人以及自己的学习,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2.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出自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意思是: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意思上,更重要的是要从中体会出处世的...
2021-05-19 阅读全文 >>关于中医的名言警句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小编收集了关于中医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2021-05-19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