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中的清静养神发布时间:2011-04-0616:20:17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所在栏目: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此处之“清静”是指思想清静,即心神之静。心神不用不动固然属静,但动而不妄动,用之不过,专...
2022-02-28 阅读全文 >>(来源:四川中医药)原标题:今日立春丨中医“三要”话养生立春2021-02-03腊月农历廿二辛丑年庚寅月壬午日关于立春,古籍《群芳谱》中是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是冬春之交的标志,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因为生肖的改变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哦。立春...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金木水火土,五脏与六府,荟生五行粉,“和”您朝朝与暮暮!五行说到养生,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黄帝内经》,它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也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它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提出了“清积,和中,养元”三大养生原则。这三大养生原则,通过了两千多年的实践验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食不语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内涵。在餐桌上或高谈阔论,或把酒言欢,本无可厚非,但若论及饮食养生,“食不语”却是养生专家认可的原则,并且,现代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也佐证了“食不语”的科学性。所以,“食不语”应该得到...
2022-02-28 阅读全文 >>【题解】《养生主》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创作的一篇文章,载于《庄子·内篇》。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为什么说中医是小儿养生与治病的首选?自远古先贤创建了中医的治疗体系,就有了小儿科。绵延至今,中医在小儿病领域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的观点是:小儿生病,首选中医。01关于小儿养生1.小儿养生要注意保护好阳气若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年,儿童时期即是一年的春天。春天对应于五行的木,孩子得木气而生机勃发...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神奇中医,理疗养生,助您健康伴一生!行文之前先走一波优惠9-18日有充值有赠送还半价哟直接看图↓↓中医理疗就是通过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中医药文化大讲堂】夏季养生Summer夏天4月27日下午,杨浦区少年宫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副主任医师梁艳博士为基地校学员带来第二讲《夏季养生》。《夏季养生》梁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近代中医流派第四批(陆氏针灸)继承人,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学会...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巧用中医传统文化调节情志情志分七情和五志,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包括怒喜思悲恐。这种精神情感活动统称情志,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所做出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但是,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超极限的、剧烈的精神创伤,会使人发生病变。目前由于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所以心...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养生大师无量子:中医饮食养生中医养生理念中医饮食养生“食养”或“食疗”在我同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传统中医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分;《论语》中也有了明确的食疗配伍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汉朝《神农黄帝食禁》一书中的五十...
2022-02-28 阅读全文 >>常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为什么要补充阳气呢?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一、阳气释义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男性中医养生原则男性中医养生原则: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男性的根本在于肝和肾,其中肾为水肝为木,水能生木,因此中医认为男性最根本的还是肾。中医提倡养肾要侧重在养精蓄锐。下面就看看中医养生学上的男性养精5法:1、寡欲中医里有,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为保证肾气的充足,我们就要控制精动,这样心就不动。...
2022-02-28 阅读全文 >>在中国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随着现在人口流动的加强和交通的便利,如今每个地方都能吃到全国各地的风味菜肴。一个特定地域的特定饮食口味,实际上是人和自然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能纠正人体的一些偏性,让人体达到平衡,避免生病;如果运用不当的话,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妨害。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2022-02-28 阅读全文 >>中考生考前中医养生法调理身心 养生调理的原则:调心、调息、调身、调饮食、调睡眠、调四时;圆则通、通则健,和欢喜、节阴阳,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运用传统中医养生理论,现代高科技的产品,见效快,效果好。因青少年的身体体质一般较好,所以调理的效果也很好,可在很短的时间内(1-2周),就能达到理想状...
2022-02-28 阅读全文 >>概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季节,传统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说明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春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同时也是养生的好时节,无数人在这个季节增强...
2022-02-28 阅读全文 >>原标题:传统中医思维养生的最高境界100则(必须收藏)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
2022-02-28 阅读全文 >>我们身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一套健康体系,所以这五个小伙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了解调理这五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呢?传统的中医“四时五脏”养生理论,已经给我们大家提供了方向。肝为木对应春天肝主疏泄,就像生长抒发的树木,调节全身的气机,精气、血液以及津液的运输都有肝的参与。以血液为例,在人体保持安静的...
2022-02-28 阅读全文 >>立春开始,进入春三月。《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提示我们在立春之后要养阳气的升发。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三月养生,尤其要着眼在“生”上。所谓“生”,从广义来讲,即是指人体的生命力和生机;从狭义来说,肝木主生,生即是肝木升发之性,肝应于春天,故讲养生,即是养春天的肝木之气。春三月,重在顺应木...
2022-02-28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