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之冬季养生 引导语:一年四季,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因此,各个季节的养生方法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内经》中的冬季养生知识。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
2021-05-14 阅读全文 >>《内经》冬季养生之法 引导语:冬季的养生质量直接关乎来年的健康,故冬季养生在四季养生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内经》中是如何讲解关于冬季养生的内容的呢?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此冬气之应...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总结了两千年以来古代人类养生长寿的经验,对养生之道做了高度的概括。如在《索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笔者以此为...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就是根据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针对衰老产生的机理,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期达到防病延衰的目的。从人体固有的精、气、神立论到人与自然的整体运动观,...
2021-05-14 阅读全文 >>原标题:黄帝内经教你养生(好文强烈推荐)(听课学员与闫民川教授、四观书院王一副院长合影)编者按:2016年2月25日上午,四观书院导师、中国红色保健研究院院长闫民川老师为第17期四观公益大讲堂带来了一场题为《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春季养生及时令病预防》的专题讲座。闫老师为我们讲解到:养生的最高表述就是...
2021-05-14 阅读全文 >>夏至节气在每年公历的6月21~22日。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三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夏至与人的心气相通,因为夏季人体多汗,容易使心气涣散,中医又有“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耗损的就是心气,因而...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秋季养生 导语:秋季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在秋天我们要特别注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今天,不妨就来看看《黄帝内经》中秋季女人养生的几个要点。 防秋“燥” 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
2021-05-14 阅读全文 >>每年4月19~21日是谷雨节气。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谷雨节气中雨水较多,素有关节痛的人此时常常疼痛加重,在生活起居中应注意保暖防寒,经常锻炼身体。谷雨养生还要防范流行病毒,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
2021-05-14 阅读全文 >>每年公历的2月18~20日为雨水节气。“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这个节气的到来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会逐渐增多。 在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要防止...
2021-05-14 阅读全文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 大暑与小暑一样,从社会物相治事的角度而言,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在能量属性上,暑是热与火的结合。大著时节,雷阵雨也很频繁,所以,此时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潮湿闷热如蒸笼一般。 每年公历7月22~24日是夏季的最后...
2021-05-14 阅读全文 >>每年公历5月20~22日为小满节气。小满含义是夏熟作物的子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进入小满节气以后雨水开始增多,故民间有俗言“小满小满,江满水满”。因此,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即将来临。小满节气的养生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否则极易引发风湿等病。小满作为...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春季养生要点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下面是《黄帝内经》春季养生要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春养肝 中医认为,春天对应人体的肝。肝脏与草木比较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也喜欢生发,...
2021-05-14 阅读全文 >>讲完了五脏六腑,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从中医和养生鼻祖——《黄帝内经》中看看如何养生。可能有人会好奇,养生的鼻祖为什么是《黄帝内经》,为什么《黄帝内经》就能告诉我们养生的奥秘呢?所以让我们先为大家来做个简单的介绍。(图片来源微博一个角宿) 据考证《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和先秦年间,是一本综合性的医...
2021-05-14 阅读全文 >>原标题:《黄帝内经》谷雨养生经《黄帝内经》谷雨养生经4月19-21日是谷雨节气。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谷雨节气中雨水较多、有关节痛的人此时常常疼痛加重,生活起居中立注意保暖防寒、锻炼身体。谷雨养生还防病毒流行,因为谷雨节气有利于病毒、细菌繁殖,所...
2021-05-14 阅读全文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总是匆匆忙忙上班、风风火火出行,就连喘气的频率都比以前快了不少。最新研究表明,现代人呼吸速度比古人快了1倍,每次只用3.33秒。殊不知,如此快节奏却是养生大忌。中国自古的养生都强调生命活动要有张有弛,其中最重要就是慢呼吸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法:呼吸周期保持6.4秒可延寿...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养生》课程大纲课程背景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精华中的精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以其博大和精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中医王国中最闪耀的王冠,几千年来,古今无数名医,无一不是因熟读和研习《黄帝内经》而最终“开悟”,成为一代名家。俗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读书...
2021-05-12 阅读全文 >>黄帝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但是还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对于人体和医学知识,很多都不懂。所以他问了岐伯老师第一个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上古时候的人可以活到上百岁,动作没有衰减,而如今的人活到五十岁就不行了,这是时代变了吗?还是现代的...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早就发现了人的健康养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提出了养生与十二时辰关系密切。由于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人体内的气血也按照一定的节奏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养生要注重“因天之序”,注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序而动,才能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 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养生,...
2021-05-14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一锅心性养生汤大海上,一位女子正奋力搏击。她疲惫不堪,因为已经连续游了15个小时。她正在向世界纪录冲刺:如果游到对岸,她将成为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子。海水冰冷刺骨,前方大雾茫茫,看不清方向。又冷、又累,几度煎熬,她决定不再坚持。母亲和伙伴就在离她不远的船上,紧跟着她。她招手示意,表示...
2021-05-12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