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咸丰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随着他的驾崩,大清帝国开始进入慈禧太后掌权的时代。由于东宫慈安太后早亡,皇帝又年幼无知,致使慈禧太后一直独揽大权。慈禧太后靠着自己的铁血手腕,游走于朝廷内部满汉群臣的势力中,使之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不得不说,慈禧太后在抓权这方面,还是很有一套手段的。对清国...
2021-06-17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清王朝向西方列国割地赔款的举措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屈辱。于是有很多小伙伴就发出了这样子的疑问,如果清王朝跟西方列强死磕到底,既不割地赔款会是怎样的结局?会不会提早百年灭亡?我觉得不会,因为中国跟西方的战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最后还割地赔款,但是西方也损失惨重,赢得并不轻松。一、割地赔款的...
2021-06-17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慈禧太后不死,清朝不会灭亡。这是由当时社会形势和慈禧的性格决定的。戊戌变法之后,中国社会两股力量,一股是改革派,一股是革命派。改革派的主要立场是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命派主要立场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国家。由于当时革命力量还不够强大,对推翻清王朝还没有足够信心,另外清政府也答应改革国...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假如光绪帝不死清朝不会在1912年灭亡,有光绪帝在清朝的军政大权不会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光绪帝自然会用改革来缓解国内的矛盾,清朝至少可以在延续十年没有问题。1908年慈禧太后为防止光绪帝反攻倒算直接将其毒死,没想到这个举动却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慈禧太后统治清政府长达50年却不能改变王朝走向...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个原因导致的,它们发生都是有其必然性的,而通过对清朝戊戌变法前的情况来看,清朝的灭亡根本就不是一次变法成功与否能够决定的。以下来说明一下为何说戊戌变法不能减速清朝灭亡的速度。第一个原因:政治上,清朝处于绝对的劣势,变法成功也很难改变。要知道当时的清朝已经开始朝半殖...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慈禧皇后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多批评的原因是,她对政治改革缺乏兴趣和动力。因为她在执政期间或事实上的执政期间迷恋权力。在应该进行改进的最关键时刻。她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的“叶卡捷琳娜”,反而成了导致改进不成功的绊脚石和绊脚石。但是,她对试图激进改良以挽救清朝危机的光绪皇帝的打压,对改良派的迫害,却成了...
2021-06-18 阅读全文 >>1911年,是一个很独特的年份,在这一年一声炮声响起,大清王朝迎来了一场致命的革命。这场革命终结了大清王朝,而一个新的时代也因此开始。 客观地说,封建王朝的毁灭,民主制度的建立,这是历史的发展。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袁世凯张勋以及段祺瑞等人玩弄政治,因此民主制度始终难以真正建立,就连中央集权...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众所周知,人们对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向来褒贬不一,推崇的人认为其是一场轰轰烈烈、英雄辈出的农民起义,大大动摇了腐朽清朝的统治根基,只可惜最终功亏一篑,不免令人扼腕叹息。反之,也有很多人认为太平天国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邪教组织,不但荼毒了大半个中国,还弄得广大江南地区战乱纷繁,民不聊...
2021-06-18 阅读全文 >>原标题:清朝如果没有灭亡的话历史的走向又会是什么样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灭亡,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1911年,是一个很独特的年份,在这一年一声炮声响起,大清王朝迎来了一场致命的革命。这场革命终结了大清王朝,而一个新的时代也因此开始。客观地说,封建王朝的毁灭,民主制度的建立,这是历史的发展。但是在当...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没有慈禧,清廷要么很快分崩离析,要么通过一场大换血式的改革或君主立宪延续几十年。慈禧可以说是在清末腐朽的封建框架下最大限度的延续了清廷的统治,虽然慈禧在后世留下无尽骂名,本人也的确大肆挥霍,目光短浅,但是慈禧也是有魄力之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如洋务运动是慈禧支持的,平定太平天国后汉人势力...
2021-06-18 阅读全文 >>文|陈事美大家都知道,清朝生于1644年,卒于1911年。满清没有用民心征服百姓,而是用暴力取得政权,即使如此,清朝也存活了267年。王朝晚期就像一个晚期病人,身体羸弱,精神不振,屡屡出昏招,被人暴揍。清朝在人们的意料中走向了灭亡。但如果它没有死呢?有人会不解,就晚清那衰样,怎可能不死。我们不讲死得...
2021-06-18 阅读全文 >>展开全部首先朝代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可能也就是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古代的皇帝是实行世袭制的,开国皇帝自然是顶天立地的人物,但是他是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是如自己一般有很强的本事的。自乾隆后期,清朝的国势就日渐衰落,到了嘉庆、道光帝的手上,更是你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慈禧太后入宫时,道光帝已经驾崩两年了,...
2021-06-18 阅读全文 >>原标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是否会灭亡?清朝的灭亡,源自于统治阶级更替------汉族地主阶级的崛起,和满清皇权衰落。清朝灭亡的直接事件是辛亥革命。但是,革命党势力不足以完成推翻朝廷的任务。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一来,湖北的革命势头马上被控制住了。黄兴作为孙中山身边的“武将”,名头很响,之前发动了不少革...
2021-06-18 阅读全文 >>转摘自风一般的岁月1899年,义和团运动已经愈演愈烈,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大肆捕杀洋人,捣毁外国教堂,攻击外国大使馆,引起了西方列强强烈不满,这个时候义和团被清政府的有些人利用,最后慈禧被人蒙骗,然后愤怒的向着西方列强各国宣战,这才正式引起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后,就遭受中国...
2021-06-18 阅读全文 >>既知道他们的任务,又能了解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就能在这里模拟出他们每个人巡查的动态路线。梁清散,中国幻想小说作者、科幻文学研究者,多篇作品入选多部科幻精选集。晚清科幻研究论文及中国近代科幻小说书目于《科幻文学论纲》(吴岩著)中出版,《新石头记》版本考据在《清末小説から》发表。曾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
2021-06-18 阅读全文 >>庚申浩劫,莫让文明之殇重演(假如晚清历史可以这样发展)一个被沉重包袱压抑许久的民族,一个经历浴火淬炼的民族,一个经历千古未有之劫难的民族,近代对于她太过血染,太过灰暗。咸丰十年(农历庚申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从那时起中国几千年以来被真正意义上的域外文明洗劫了政治和文化中心。从清圣祖康熙直乾隆...
2021-06-18 阅读全文 >>鲁迅在《朝花夕拾》里曾回忆自己在私塾念书的日子,因为塾师严加禁止一切带图画的书,他的小同学只好一次又一次地翻开蒙学课本的第一页,盯着题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看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鲁迅生于1881年,比他晚生12年的梁漱溟,已经有新式的小学堂可上,而受了别样的教育:他们有专为儿童编...
2021-06-18 阅读全文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四十年,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的强力挑战。他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创办了洋务运动。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
2021-06-18 阅读全文 >>1910年3月,京师自来水公司正式向北京城区供水。但在供水之初自来水并不受欢迎,甚至销售极为困难。水厂建成后,皇宫里的达官显宦并不敢喝自来水,而是仍旧喝御用的玉泉山水,因为怕“洋胰子水”里被洋人下毒。东直门自来水厂京师自来水公司首任总理周学熙(1866年-1947年) “走水”促生自来水工业 ...
2021-06-18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4日,美国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College)历史系皇甫峥峥副教授以“驻英使馆与晚清外交转型”为题,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进行线上讲座,介绍了其新近整理史料《晚清驻英使馆照会档案》。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主持。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法学院赖骏楠副教授、湖南大学岳麓...
2021-06-18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