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万物生长,是一年中最有生气的季节。这时气候炎热,是万物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并活跃于机体表面。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因此考虑“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那该如何清燥解热呢?该如何养心呢?
夏,按节气指自立夏日起至立秋前一日。夏季气温高,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即常说的“春夏养阳”。
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易外越,故凡有损于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万物新陈代谢转变的时期,重视阴阳平衡,适宜调理脾胃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之根本,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理论核心。
夏季之养心
夏季阳气外发,阴邪伏于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人体表象。“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互之争即病,而平衡即治未病,所以夏季养生重在阴阳平衡,这个平衡又是动态的、相对的、变化的。
根据五行学说,夏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心,在于精神调摄,保持愉悦而稳定的情绪,勿要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黄帝内经》:“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所以夏季养生的要点在于温补阳气、养心。
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产生病象。七情过激皆可伤心,也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这个意义上,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长夏之养脾胃
大自然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变化及规律。长夏,即从夏天生长出来。夏为火,火生土,故长夏属土,主脾胃。
长夏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恶湿、胃恶燥,湿又有黏滞之性,故长夏多患脾胃病,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清淡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建议少食多餐。
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气大,闷热难耐而大汗频出,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长夏又是湿热多雨的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所以长夏更应注重保护好脾胃,饮食养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饮食宜清淡可口、品种多样。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之法宜清热祛湿,健脾和胃。
夏季之“暑”宜养生
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鲜,早起后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对增强体质颇有益处。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引发头昏脑涨、失眠心悸、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1)外暑
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夏季气温高,日光照射足、时间长,在通风不良,身体疲倦,饮水过少的情况下易中暑。
2)内火
即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失衡而出现的内热诸疾。
①心火:可常喝绿豆粥,或用白菊花代茶饮;重者可用莲子加适量冰糖水煎,吃莲子喝汤。
②胃火:实火可用牡丹皮、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可吃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③肝火:川贝母捣碎成末,梨2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④气郁:宜用陈皮、茯苓,水煎服。此期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锻炼等都极为重要。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预防防治疾病中的特色疗法,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盛、体表经络气血旺盛的有利契机,通过适当地结合三伏贴疗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结语
中医养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社会,但行业规范及诊疗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食物与药物性味归经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和阐明。“统一规范”乃是今后临床指导的重点,不仅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深化和延伸治未病领域的指导范围,对夏季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附:夏季健脾祛湿食物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属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薏苡仁:解毒散结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气微,味微甜,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茯苓:健脾宁心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