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为124年来最早!五大养生重点,九个食谱,记住了平安到冬!

发布时间:2021-07-06 发表于话题:中医养生的五大基本原则 点击:466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健康养生 > 营养学 > 今年秋分为124年来最早!五大养生重点,九个食谱,记住了平安到冬! 手机阅读

原标题:今年秋分为124年来最早!五大养生重点,九个食谱,记住了平安到冬!

9月22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俗话说:秋分到、秋意浓。秋分到,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今年的秋分,124年来最早

今年的秋分,124年来最早的秋分。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今年进入“秋分”的准确时间是在9月22日21时31分,这也是近124年来最早的一个“秋分”,比这更早的则要追溯到1896年,这一年的“秋分”准确时间是在9月22日21时3分。

今年的“秋分”为何来得如此之早?

史志成解释说,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6小时或5小时,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这样,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这样一来,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就有3个不同的公历日期。以“秋分”为例,就有9月22日、9月23日和9月24日这三种情况。

2019年的“秋分”公历日期是9月23日,由于2020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因此,2020年的“秋分”公历日期提前至9月22日。

“2020年是‘闰年’,而庚子鼠年也是‘闰年’,再加上历年以来的积累,最终导致今年的‘秋分’来得早一些。”史志成强调说,“‘早秋分’是正常历法现象,不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公众不必担心,更没必要与吉凶福祸相联系。”

秋分养生五大原则

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就有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老话也常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所以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气温也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冷了。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2、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寒冬季节。

养生要坚持5大原则:

一、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二、少食生冷多喝汤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马永利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时节,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自然很有好处。

三、顺应节气早睡早起

马永利提示,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一般来讲,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要注意的是,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

四、悲秋就要冲冲喜

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如悲秋,秋愁。所以,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最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登高处望望远方,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所以秋季要多笑,保持心情舒畅。

五、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秋凉伤人最无形。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雪梅在201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1.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2. 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3. 脚,“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秋分养生食谱请记住!

一、秋分多吃三种菜

1. 莲藕——养阴清热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潘永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莲藕秋季最进补,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搭配黑木耳还可以滋补肾阴。

2. 南瓜——促进肠胃蠕动

秋季是吃南瓜的最佳时节。南瓜生长力强,适应性好,产量高,供应期长,且全身无废物,所以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理想食物。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马岚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切开南瓜以后,颜色越偏向橙红橙黄,胡萝卜素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高。

南瓜富含胡萝卜素,是一种人们很容易忽视的营养素,比较容易缺乏。尤其是上班族和过度用眼的人群。另外南瓜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有一定的饱腹感,促进肠胃蠕动。

3. 白萝卜——消积通气

俗话说,“秋吃萝卜胜良药”。上海中医药大学营养学副教授孙丽红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白萝卜在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中有重要意义。

萝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十分充足,含钙量也较高,且不含草酸。因此,人体摄取钙的利用率也就较高。

而且,白萝卜为行气消胀食物的首选,对于出现食积不化者,可用白萝卜熟食每天250~500克,可消积通气。生或熟萝卜500克,捣烂取汁加冰糖适量服之,有助于止咳化痰。

二、秋分多吃三种果

1. 石榴——秋果之王

营养师徐晓静9月22日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石榴被称为“秋果之王”,饱满的石榴籽紫红紫红的,其中的原花青素含量肯定少不了。而且,还含有多酚。

这些抗氧化剂不但能对抗自由基对肌肤的损害,还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石榴和石榴汁都是很好的食物

曹子豪摄

2. 山楂——健胃消食

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副主任中药师郑文红9月22日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山楂既是水果又是药材,有着自己独特的商品和药用价值,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型人群尤为合适。

山楂作为药用品,还有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等炮制规格。山楂炒制后消食导滞作用增强,活血化瘀作用降低;焦山楂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山楂炭更侧重于止泻痢,有止血、凉血之功。

山楂除了直接吃和入药外,还可以通过很多家常做法用于保健,熬个山楂汤,山楂60克、红糖20克或适量熬煮,温服,健胃消食。还可以做山楂荷叶茶,将30克山楂、15克荷叶、3克新会陈皮放进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然后去药渣取汁,或放在杯内加开水浸泡,代茶饮用,有助于减肥瘦身。

3. 无花果——净化肠道

浙江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斯彩娟9月22日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无花果是“长在树上的糖包”,糖含量丰富(10.4%~20.3%,主要为果糖、葡萄糖),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富含黄酮、多糖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利的生理活性物质。

而且,无花果中含大量膳食纤维、果胶等成分,能帮助净化肠道,促进有益菌类增殖,还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秋分多喝三种汤/粥

1. 山药百合银耳汤——润肺健脾

马永利医生表示,秋季大家喜欢喝雪梨枸杞汤,实际上此汤并不适合这个季节饮用。不妨喝点山药百合银耳汤

把山药50克,银耳20克,百合20克放在热水里,煮30分钟就可以了。

山药性温,有健脾滋阴,健脾胃阳气,加强脾的运化的功能,同时有润肺的作用。银耳性寒,润肺健脾,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作用。百合,润肺堪有民间燕窝之称。三者均为药食同源之品。寒温搭配饮用,既健脾又润肺,让肺阴能够真正得以润化。

2. 玉竹百合汤——滋阴养肺

潘永主任中医师指出,秋季喝点玉竹百合汤能滋阴养肺,止咳安神,防燥护阴。

取玉竹、百合各30克,蜜枣5枚,陈皮1块,大苹果3个,猪肉250克。将苹果去皮核、切块后,与其他全部放入砂锅中,加水煮开后加入猪肉,中火约2小时,调味即成。

3. 酸枣仁粥——好睡安眠

中华瑜伽协会迷罗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调整睡眠。

推荐一个好睡安眠方:用捣碎的酸枣仁和小米一起熬成粥,或者直接把酸枣仁用搅拌机打成粉,睡前用开水冲服。喜欢吃甜食的话,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参考资料:

①2020-09-21新华社《今年“秋分”124年来“最早”》

②2018-10-16健康时报《秋凉养生三字经》

③2016-09-23健康时报《秋凉伤人细无声》

④2017-01-24健康时报《白露秋分夜防凉还要护心肺 》

⑤2020-09-22健康时报《秋吃果 正当时》

⑥2015-10-08健康时报《酸枣仁是安眠良药》

⑦2019-10-11健康时报《秋天吃五白》

⑧2016-10-11健康时报《秋天到,南瓜俏!》

本文编辑:王楠 审稿主任:杨小明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8853.html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营养食谱] [秋分] [秋分时节] [健康时报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

0.3485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