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滔天,却亲手弑兄,玄武门之变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1-07-06 发表于话题:玄武门之变的残酷 点击:464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权势滔天,却亲手弑兄,玄武门之变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手机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虽说政治建树颇高,玄武门事件却一直是他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但如果以史学家的角度来说,玄武门之变其实是具有正面导向意义的。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本人并没有多高的能力与功绩,在战场上也是李世民奋力拼杀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大部分是沾了优秀儿子的光。李渊即位之后,长子李建成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太子,但朝中却有很多人支持次子李世民,如果这个矛盾无法解决的话,大唐的江山是绝对稳固不了的。那么,玄武门之变究竟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李世民事成之后李渊又是如何自处的呢?

太子优柔寡断,李世民战功赫赫,实力高下立判

众所周知的事情是,每次皇位更迭的时候都会发生激烈残酷的斗争,尤其是有身份、有能力的皇子之间,谁都想占据高位一呼百应,至于兄弟手足之情是全然无法顾及的。为了尽量避免惨剧的发生,很多君主都会遵循“立长不立贤”的规矩,而太子李建成便是占了这一项优势。再加上唐高祖李渊是一个极为保守的性格,又忌惮李世民的能力,所以他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先机。但对于同是嫡子且战功赫赫的李世民来说,怎么可能甘心屈居人下,于是他便想法设法拉拢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这个人心机颇重,在李建成坐上太子之位后他非常明白眼前的局势,既然嫡长子之位无法变更,便只能另辟蹊径从能力方面超越李建成。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刻苦学习治国之道,并且着力于提升自身修为,以吸引天下的有志之士前来投靠,从而迅速培植起只属于自己的势力集团。除此以外,他还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将军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这样才有与兄长一战的资本。

大唐的朝堂局势稳定以后,曾组织过六次大规模的征讨活动,而李世民居功至伟。对于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将领来说,与其选择毫无干系的李建成做皇帝,还不如将战功赫赫的李世民推上皇位,只有这样的大英雄才是值得他们崇拜与效忠的合格君主。李世民凯旋归来以后,不但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还赢得了民心,甚至一度超过了当时的皇帝李渊。而此时的李建成虽然已有危机感,但一无兵权二无战功,早就没有了与李世民一较高下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李建成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所以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支持他。当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他极力拉拢权臣望族,在朝中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李元吉便是其中之一。相对于李建成的优柔寡断来说,李元吉这个人不但武功高强还行事果断,甚至还策划过杀死李世民的局,只不过被心软的李建成中途破坏。设局失败以后,李建成又暗自后悔,因为此时的李世民要战功有战功要实力有实力,只有不择手段先发制人才能彻底根除这样的祸患。

于是,他向李渊建议由四弟李元吉出征突厥,一方面可以削弱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另一方面还能趁机夺取兵权,这可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但李世民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但在李建成身边安插卧底还拥有数位谋士,制订了一系列的反抗计划,玄武门之变便是其中的高潮戏码。

与心软的李建成相比,李世民的手段可谓是心狠手辣,尽管其他人都向他提出了“囚禁太子及其党羽”的想法,仍旧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干脆利落的解决了所有祸端。对此李世民表示:“太子李建成早已鬼迷心窍,与其等着他反扑,还不如一次性解决,至于囚禁是根本起不到作用的。”发动政变的时候,其他人仍旧有所顾忌不敢处置李建成,又是李世民出手将他射杀,其狠心程度可见一斑。

大患已除,高祖李渊无奈退位“让贤”

从唐高祖李渊的角度来说,是不愿意让李世民继位的,一方面是因为李建成乃嫡长子,由他做皇帝才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忌惮李世民。但是,行事狠辣的李世民直接断了他所有的后路,不但处置了李建成李元吉,还杀死了他们的儿子,李渊就算是再有意见也不敢质疑。玄武门之变发生以后。李世民便将尉迟恭派到了李渊身边“随身保护”,明面上是想要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实际却是卸了李渊所有的兵权,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万无一失。

李渊知晓这件事以后虽然震怒却不敢有任何表示,不但如此还得反过来安慰李世民,并且在不久以后将皇位交出做了太上皇。作为父亲李渊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既然他有杀兄的本事,难保不会有弑父的念头,还不如顺势成就于他。

其实,抛开饱受争议的玄武门之变不说,李世民对其他人还是非常仁至义尽的。比如说李建成身边的一些能臣良将,他不但没有赶尽杀绝还予以重用,魏征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可见他依旧是知人善用的明君。除此以外,他对于太上皇李渊也是极为敬重的,不但让他出席重要场合还经常派长孙皇后前去探望关心,李渊虽说没有了权力但并未被苛待。不管他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顾及面子,至少做好了尽孝的表面功夫,所以并没有遭到史官们的口诛笔伐。

总结:

历史更替向来是残酷的,不管所用手段是不是光明正大,“成王败寇”便是硬道理。李世民即位以后,非常在意史官对自己的评价,所以经常翻阅甚至是修改史书记载,无论这种做法是不是符合规矩,作为皇帝就是有这样的绝对权力。最重要的事情是,唐太宗李世民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雄才伟略,对历史更迭及文学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才能称之为明君。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8725.html

标签组:[唐朝] [中国古代史]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李建成] [李渊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

0.088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