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为何造成严重后果超越历代?

发布时间:2021-06-04 发表于话题:晋朝八王之乱 点击:745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西晋八王之乱,为何造成严重后果超越历代? 手机阅读

西晋八王之乱,为何造成严重后果超越历代?

中国古代封王大致有两种封法,一种是实封,也就是既有封地也有兵权,说穿了就是独立王国只是要效忠于中央罢了,另一种是虚封,也就是只有头衔并无封地与兵权。

凡是实行实封的朝代,这都有一个共同点——藩王叛乱。在分析西晋八王之乱之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每一个朝代。夏商时期就不提了,毕竟汤武的事迹在那摆着呢。

周朝分封800诸侯,即便是在王室权力较强的西周时期,诸侯之间的互相攻杀也是时有发生,西周初年共有800多诸侯国,到东周初年就只剩170多个(中间发生了什么你懂的),进入东周时期的结果我们都是知道的,春秋战国杀来杀去,王室根本就是摆设。

接下来是西汉,西汉初年刘邦大肆分封同姓王,导致诸侯王居天下之半,内廷只统十五郡,到景帝时期更是爆发了“七王之乱”,差点使得西汉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再之后是西晋,也就是我们重点讨论的朝代。

隋朝虽然短暂,汉王杨谅先生还是过了一把瘾,虽然被杨素老兄打的溃不成军好歹是补上了缺(成功成为了楼主的论据)。

再之后是唐代,唐代藩镇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割据之势,河北三镇节度使长时间不受中央管辖完全就是独立王国,这些各地节度使虽然没有封王之名但是却有封王之实,自玄宗朝始,到德宗成形,唐宪宗虽然有所削弱但是治标不治本,这些藩镇和朝廷对抗有的甚至超过百年,成了唐朝的心腹巨患。

明代朱元璋封朱棣等同姓王镇守北疆等地形成实封,结果朱棣先生的作为我们都是知道的,朱元璋尸骨未寒就起兵反叛直接打到了南京城下,把自己的侄子拉下马自己做了皇帝,史称“靖难之役”。

清代清军入关之后分封吴三桂等三藩,康熙十二年康熙帝决定撤藩导致三藩反叛,吴三桂等三藩叛乱一度占据西南半壁江山成为了清廷入关以来面对的最大危机,历时八年才平叛成功。

我们可以知道,夏商周,西汉,唐,明,清分封这帮实封诸侯王或没名分但中央默认无力征讨的藩镇都有一个特点——他们中总有人会反,有时候还是全都反。

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那么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原因,既然实封有这么巨大的隐患,那历朝历代怎么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封呢?

首先在这一点上不能先入为主,认为所谓以史为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原因有三:1.王朝草创初期实力不足,或存在外部威胁,要靠藩王镇守边关,协助朝廷治理天下(夏商周明清)

2.要保卫皇室,保卫中央,防止权臣篡权(汉晋)

3.历史遗留问题,朝廷只能默认(唐,清也有一部分算在这里)

说实话,封建王朝第一代统治者普遍考虑的问题不是疆域不是一统而是单纯的两个字——社稷。保护政权不被消灭,是他们的第一目标,也是重中之重。

而有趣的是,这些朝代除了夏商周由于不是中央集权之外,剩下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政府对待这些诸侯王或藩镇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一个态度——削藩。

西汉削藩引发了七王之乱,藩王们为了避免权力被夺联合发动叛乱。

唐代唐宪宗等君王针对藩镇屡次发兵征讨,一直达到了晚唐时期。

明代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结果把皇位都削丢了。

清代削藩引发三藩之乱,清廷和吴三桂等三藩打了个你死我活最后,持续八年才算收场。

纵观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往往是第一代君主分封,紧接着第二代君主就削藩,然后藩王反叛,然后双方拼个你死我活。

西汉的贾谊先生准确的指出了削藩的本质: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

也就是说,这帮人无论亲疏远近都肯定要反。那么为何西晋的八王之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诸侯王叛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呢?

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下,首先从经济上,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封国:西晋封王分三等,第一等大国食邑三万户,等二等一万到两万,第三等五千左右,这帮人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就有造反的本钱。

其次是军事上,西晋诸侯王和历代实封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军队,大国人数上万,小国也有数千,而配合封邑的人口,则可瞬间变出数倍的大军,自己的常备军则可以成为亲兵骨干,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比如朱棣。

最后是政治上,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政治举措降低诸王在中央的地位来限制他们的势力,但是历朝历代的藩王都是不遗余力的向朝廷安插耳目贿赂重臣,比如明代的宁王叛乱,清代的三藩吴三桂选官号称“西选”,时人更是有“西选之官遍天下”之说,晋朝藩王们在朝中的势力更是达到了历代之最,安平王司马孚总领军国重任,齐王司马攸堪称王中王(不是双汇火腿啊),总领诸王,到了后期,这帮王爷们动辄就是各种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势力庞大,不可一世。

有人有钱有权,老子也姓司马,凭什么不反?这才是根本原因。然而实际到晋朝本身,又有很多更严重的问题。

司马炎先生是个聪明的人,毕竟西汉的七王之乱情况就在那摆着,但是曹魏宗室无权皇帝被欺负的那么惨他也是知道的,所以他采取了一个神奇的思路。

我搞一大堆诸侯王,让他们互相牵制不久没事了吗?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上图是晋惠帝初期的形势图

从图上可以知道,赵王司马伦先生,楚王司马纬先生,汝南王司马亮先生距离京城最近,这三家王爷的封地或镇守地分别在下邳,襄阳,许昌。洛阳距离许昌169公里,司马亮的骑兵用不了三天就能打到洛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然而司马衷的枕头底下居然睡着一个师。然而,这还只是二十七家诸侯王中的八家而已。

这些人占据膏腴之地,富庶之乡,没有外敌之患,没有内廷之祸。如果这些诸侯王一起反叛,那么别的朝代是以全国敌一隅,晋朝是以一隅敌全国。

在司马炎的思路当中,他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士族是不能信任的。毕竟他爷爷是司马懿,这个假设小编能理解。

但是,司马炎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还明白:这帮王爷也是不能完全信任的。所以,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之中,他一直在小心翼翼的保持着政治平衡。

如果说政治平衡是走钢丝的话,司马炎走的,就是头发丝。司马氏这帮人治国思路就异常诡异,总而言之一句话——不信任自己的大臣和元勋,也不信任自己的所有亲戚,只信任自己愿意信任的人

刘邦如此,朱元璋如此,司马炎也是如此。所以,这帮人的子孙做出来的事情确实也差不多。

从西晋封王的后果上判断,西晋的八王之乱爆发是必然的,不过司马炎生前这些诸侯王还都没有长大,贾谊就分析过,诸侯王小的时候朝廷还是很容易控制的,到了司马炎死后诸侯王爷们纷纷长大,果然朝廷对他们的控制就越发艰难,外加上中央出现了司马衷这样一个昏庸的帝王,西晋的八王之乱雪崩一样爆发出来,只用了六年的时间,西晋彻底化为废墟,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6349.html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汉朝] [晋武帝] [晋朝] [八王之乱] [明朝历史] [明朝] [吴三桂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

0.2363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