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沉重包袱压抑许久的民族,一个经历浴火淬炼的民族,一个经历千古未有之劫难的民族,近代对于她太过血染,太过灰暗。
咸丰十年(农历庚申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从那时起中国几千年以来被真正意义上的域外文明洗劫了政治和文化中心。从清圣祖康熙直乾隆等五帝共逾一百五十余年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并一把大火将之付之一炬。从那时起,经历二鸦、八国联军、军阀盗墓和倒卖、民间走私和日本侵华等一系列不堪回首的历史浩劫,我国文物据不完全统计遗失的数量远超1000万件以上,从上古的商周到晚近的明清各类书画、青铜器、玉器和瓷器无不包含其列,其中据国家文物协会统计单就国家一、二级文物至少损失100万件以上!
圆明园,这个以康雍乾三代为主历时一百五十余年的修建完善的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恢弘的皇家园林,在这场浩劫中彻底摧毁。
也是在咸丰十年沙俄趁清廷南有太平天国、北有英法叩京的虚弱之际,狮子大开口胁迫清廷签署《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割让乌苏里江以东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为中国有史以来被迫割让的最大一块土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有两项要素,即:一,能够稳定提供生产资料的、且具有同性质和同文化属性的民族的生存空间;二,具有同属性、强大向心力的民族性的精神空间。我们通常所说的晚清对中国贻害无穷之处一是使民族丧失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二是由于晚清的昏弱无能,无力保护中华文化果实,致使中华文明前所未有地遭受到西方势力最大程度地洗劫。
圆明园大水法的十二生肖铜兽头像
园明园中遗失的“金蓥”
被劫掠的中国珍贵瓷器、玉器等文物数万余件充斥法国博物馆
清代圆明园中御用印玺被列强所获
在西方博物馆中从中国“运”来的青铜器
在焚烧中的圆明园中的正大光明殿的匾额
有清一朝,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始,历经雍正、乾隆等五帝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建成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不仅是清朝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还是中华古典建筑及园林景观艺术的浓缩结晶,可以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最大的古典景观园林、最大的文物博览苑,苑藏文物高达一百五十余万件,收集、珍藏和整理了上自商周近至明清历代珍贵的青铜、金石、玉器、漆器、字画和图书典籍等,实为中华文明历史见证的缩影,就这样一座集建筑艺术和文物收藏于一体的文博苑,被西方列强付之一炬——
近年来,在一些不良媒体和民间极端民粹式民族主义分子的疯狂输出下,清朝历史被民粹分子洗成了殖民史,满族被包装成了外来民族!先不说极端民粹喷子们说的对不对,你们知道什么是通古斯民族吗?你们知道通古斯文化属于什么文化圈范围吗?你们知道贝加尔湖古时属于什么文明影响力之下吗?
可以明确地讲,满族就是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土生土长的本民族,其前身秣鞨(森林)、室韦、肃慎(森林),作为文化爱好者,本人家就在直辖兴凯湖的城市,你们不要小看北方原驻少数民族的文明成就。早在四五千年在,满族人的祖先就在兴凯湖沿岸繁衍生息,保留下兴凯湖新开流文化遗址,与中原古时的炎黄部落时期遥相呼应;锅盔山古城遗址、小四平山古城遗址等珍贵的文化遗迹,从出土的文物可以发现此地的文化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锅盔山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之一——铜镜
我们没有任何史料能够推测通古斯民族没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与东北的满族、蒙古族等原驻民族通婚融合,蒙古族建立的蒙元在统一战争中确实对东北的女真等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像女真这样人口稀少的民族在元明两朝恢复族群和发展生产中确实应该不可避免地接收了或已融合了其他异民族,但我们只知道汉族的汉化能力强,却忽略了女真等民族满化的能力,况且其他民族与满族先民习惯文化相似,更容易融合!
再者,通古斯民族本身并不是什么异民族,历史上他们与东正教的俄罗斯族的联系还不如与朝鲜的联系紧密,换句话说,通古斯各民族与中原的联系非常紧密,基本上就是隶属于中华文化圈的范围,而最典型的通古斯民族就是一直生活在东北黑龙江河流域的鄂伦春族和索伦族,说起鄂伦春族有人,中国人肯定不觉得他们是域外民族,但其实他们分布很广,域外的鄂伦春人称鄂温克族,在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族的长枪大炮下被迫接受其统治,被迫与其同化,永远地离开中华文化圈这个大家庭。
无论是鄂伦春族还是满族都是中华文化圈的典型民族,他们敬天畏祖、重视家族、崇敬自然、讲求和谐和合,他们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圈的民族,可是有些极端民粹民族主义分子竟然在网络上公然叫嚣“通古斯野猪皮,滚回西伯利亚”,你们以为这是侮辱少数民族,其实是伤害少数民族,你还真别说,在古代贝加尔、外东北的文化确实属于中华文化圈,别说满族的足迹遍布黑龙江流域上下,很多满人的祖先就在外东北安详着!鄂伦春族更是遍及贝加尔、勒纳河、叶尼塞啊!可现在如果满族举族迁往外东北,那就和灭族绝种差不多了!满人敬天畏祖,俄罗斯族笃信东正教,“率土食人”,这是要彻底灭绝满族的言论啊!这是何等的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言论啊!
回归正传,满族是一个民族性格极其鲜明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既具保守型,即使到了康熙时期,清帝们仍不忘祭祀他们的“神山“长白山,笃信他们的国教”萨满教“(一种自然地敬天畏祖的宗教);也具有开拓性(学习型),如果说非汉族各少数民族汉化最严重的,满族说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多尔衮还没等在中原站稳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开科取士了;顺治为孝庄祝寿的汉诗《圣母皇太后万寿诗》,
瑶斋瑞应星回电,金戺光浮月贯虹。
坤厚无疆天下母,宫开家乐万方同。
就顺治作的这首为太后祝寿的汉诗,这还只是后半部就不知道赛过历史上多少汉家天子了。
康熙广开科举,开设博学鸿词科,编撰华夏第一字典《康熙字典》,编写《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学集著《数理精髓》,测绘《康熙皇舆全览图》,至于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文化成就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文化领域,清代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总结、发展时期)。清词是中国古代词的中兴时期,一时大家辈出,陈维崧、朱彝尊、顾贞观等,最为所熟知的性灵词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纳兰容若。我们谁都于中学时读过袁枚的诗词吧?袁枚《随园诗话》中一句“人能吸诸百家之精华而吐其糟粕。”还记得吗?张问陶、赵翼于袁枚并称为乾嘉“性灵”诗派三大家。清代小说是中国古代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时期,著名的封建第一巨著《红楼梦》和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而清代文人画更是得到了新的发展,尤以清初八大山人朱耷、朱涛,和乾嘉时期的“扬州八怪”最为著名。
朗咸宁《百骏图》(局部)虽然不属于文化领域,但清代医学已较前代有了较大发展,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突出强调了解刨学对医疗的重要性,在打破传统医学和社会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医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如果还有人说清朝属于殖民时期,清代一无是处?不是怙恶不悛,就是别有用心了!清朝前中期完全是站在传统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线上延续发展的,这与清初统治者彻底汉化的文化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清,只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封建王朝,怎么就成殖民时期了呢?
不过,晚清确实没的洗!晚清确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巨大的阻碍作用。不可否认,晚清上层统治者有卖瓜行为之嫌(例如签订《瑷珲条约》的皇族“白旗将军”不拉不拉 觉罗——奕山和琦善之流),如果康雍乾式君主统治晚清,皇族这样卖瓜估计皮都得被扒了还得千刀万剐!
晚清,遗恨无穷的地方有两处:一,轻易放弃古中国各民族长期共同繁衍发展的中华故土(内外鄂伦春族永远分割、满族山北女真部落永远失去故土);二,昏聩无能导致中华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以至于近代知识分子一度怀疑中华文明的先进性,文化上的浩劫是空前的,修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古典园林被列强付之一炬、大大小小的西方“强盗”洗劫千年敦煌和楼兰古城等中华遗址,西方以至于日本都来洗劫中国国宝,每一次列强侵略战争,中国都损失不计其数、难以估量的文化瑰宝,以至于现在我们也难以查明晚清以来,中国到底损失多少珍贵国宝和文化遗迹遗存!
但我们在对晚清痛定思痛的同时,千万不要把罪责都归加于满族一族之上,不可否认晚清皇族却有卖,,,瓜,但广大满族同胞是非常认可中华文化的,有知道皇贵们卖的可是关外满蒙等他们自己的祖地啊!他们对皇族的行为已经深恶痛绝,乃至辛亥之时一票满族同胞前呼后拥支持革命派;九一八东北军“不抵抗”,导致日本关东军纵兵驰骋东北如入无人之境,但行至松嫩(哈齐)遭遇了满族东北军将领马占山顽强阻击,史称江桥抗战。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杨靖宇便是满族英雄儿女的典范,满族是非常热爱中华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坚挺的成员之一。
其实,近代我国遭受的苦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历史的必然。这里我提一点真知灼见,近代中国的苦难也不是不可避免,不过需要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时间。
假设,都是假设啊!
第一, 不管是汉族还是满族最迟在1500年(16世纪)之前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不过为了好推理,还是先假设满族统一的吧!(汉族武力值,呵呵)亲们就权且当作汉族吧!啊!啊!)
第二, 这个王朝前期必须是“康雍乾”式的君主,后期明朝的那些网红秀儿才艺式君主最合适
第三, 还是最好这朝前期君主就是康雍乾吧!(就当他们是汉人,维护汉族)这样好推理!!!
第四, 康雍乾式君主第一个好处:轻徭薄赋(直至清末税率都不超10%)。百姓负担真的很轻,恢复到王朝统一战争之前,且清廷继续实行固定税率及什么“永不加赋”等“利民”的经济政策。第二个好处:摊丁入亩,发展水利、天文历法,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人口增长开始爆发。第三个好处:渐进式对外贸易,加强中华热销商品的倾销,使白银滚滚入华,刺激工商业。到乾隆时期,经历一百余年充足的发展,清朝到达全盛,府库充盈,人口增长到2.7亿,假设还可以勉强支撑。假设此时经历一百二十余年,才到1620年,此时英国还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更不要说工业革命了!
第五, 到乾隆退位,嘉庆即位,继续开明的经济政策近三十余年,人口自然发展发展到4.1亿,此时清的农业生产已经面对庞大的人口开始有些不支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此时1649年。
第六, 1650年,陕甘等地爆发旱灾,直接导致一千五百万人口受灾,六百万流民开始流离失所,嘉庆帝开始慌了,此时流民已开始组建军队打家劫舍、开仓放库、杀官斩爵了,在清政府铁腕弹压下,很快陕甘流民之乱被平息,但此次旱灾造成了约有三百万灾民饿死,关中出现饥民相石。由于当地官员出于政绩将受灾实际人数压了下来,上报朝廷的死亡人数微乎其微。此时,嘉庆帝,忧心忡忡对此次灾情下《罪己诏》,但诏书还未认识到清的自然经济政策造成的统治隐患,为日后的统治危机埋下伏笔。
第七, 在自然经济的大背景下,清风雨飘摇地来到了道光十年(1670年),此时清朝人口已经达到4.8亿。但与此同,来自南美的番薯、玉米悄悄来到清朝,开始了一场悄无声息地种植结构变革。
第八, 在康雍乾”不抑工商“的静默政策下,江南个工商业市镇大力发展,松江府周边棉花田连阡陌、景德镇瓷窑炉火冲天、宣州府新栽的竹林郁郁葱葱以备毛毫之用、佛山镇铁窖黑烟滚滚,各地专业性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而农村五千万黑户中约有两千万户溜进各大工坊打黑工。
第九, 道光二十八年,道光继续修造着已经历时快一百八十余年的圆明园,共六个园区,京畿道西北郊漫山遍野布满园林,闲置农工砍伐着燕山森林沿着永定河运输楠木。与此同时,无地少地的江南农民为了交纳赋税不得不在山区、河谷开垦梯田种植玉米、番薯,漫山水田。此刻,江南玉米田里一种不知名的锈苗病正悄然展开。
第十, 道光三十九年,持续十余年的锈苗病农灾终于在这一年全面爆发,此时清国4.98亿人口。锈苗病病毒不但锈蚀玉米,更锈蚀着小麦和水稻等作物,致使江南诸道、各省府路州县受灾尤为严重,灾情波及江南各府约1.98亿人口,直接受灾人口七千四百余万,一时江南各府饿殍遍野。由于江南各省府路道台救灾不力,民间不满情绪骤升,民间白莲教领袖李文成、韩林儿聚众举事,由江浙出发一路南下,直举两广,后折返两湖潇湘。
第十一, 道光帝在统治面临分崩离析中郁郁而终,其子即位,是为咸丰。在咸丰五年,经江南两湖督抚曾国藩和两淮都统节制李鸿章联合剿灭下,白莲教、天理会运动最终被剿灭。
第十二, 尽管清的统治已风雨飘摇,但统治者仍没有意识到这次大型民间运动的根源其实是脆弱的自然经济,充分地放任其发展,加上江南商品经济从充分发展已经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元素了,土地兼并空前严重,江南世家大族把控湖广平原最好的土地,而农民只得在梯田、河谷中耕种,加之自然灾害和病虫瘟疫造成了这次严重的统治危机。
第十三, 咸丰十五年,持续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导致人口迅速从江南战争中恢复过来,导致其总人口达到新高——5.23亿。这样的人口规模,以及当时的农业技术加之土地兼并情况的严重性,使得当时一旦发生任何成规模的旱、蝗、洪等灾,那将是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十四, 而咸丰十八年(1736年),锈苗病病毒又死灰复燃,重新变异为更强的版本,对稻、麦和玉米的破坏作用更大了,加之连降数月大雨致使汉水、长江溃堤,江汉平原俨然泽国一片,江南爆发了规模更大的灾荒,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流民四起,广西桂林三合村村长洪秀全振臂一呼,号召村民举事“诛贪墨,均贫富”.起义声势规模浩大,江南各省流民纷纷响应支持,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与此同时,朝廷派遣江南的按察都使兼江南各府节制刘文墉奉命调集中原六省赈灾钱粮急赴江南,途径江汉,满眼水漫阡陌,稻麦颗粒绝收,路边累累尸骨,沿途百姓哀哭不绝、枕尸相藉,刘大人到任见此状痛哭失声,跪着向沿途百姓宣告“朝廷的赈灾粮款已到!”一边,立刻到两湖总督府修书一封,恳请圣上改革经济,改革江南各省财税制度。
第十五, 洪秀全的狼兵天降很快攻陷南京,不久置此为都,国号“天楚”。楚军很快打到两湖地区,但因两湖地区群众抵抗力量有限,虽然他们中绝大部分心向朝廷,但奈何势单力孤无法与“天王”的兵马抗衡,两湖都统刘文墉也被抓入敌营,刘文墉虽宁死不屈只求快死,但洪秀全也是爱才之人将他幽禁起来。
第十六, 曾国藩与李鸿章各组织的湘军、淮军虽与天王的战斗中屡屡失败,但他们在战争中摸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形成对“天楚”的东西夹击之势。最终于咸丰二十六年,趁天楚内乱攻入南京收复华南诸道,自此轰轰烈烈地天国运动宣告结束。
第十七, 曾、李在朝中威望地位烜赫一时。李鸿章上书咸丰帝:“陛下神武果断,近数十年来江南人心不稳,灾祸兵匪之事时有发生,陕甘回也饥馑不绝,千端万绪皆因我朝薄赋之策,我朝确为华夏诛代中贡赋轻薄之列。然与民生息致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废俱兴,致使我朝黎众早已忘饥馑、兵祸之危,民心归附,万方安和,人丁紧添,然康雍乾先帝合和顺遂之期已过。今我中华黎民几六兆万之聚,数倍于蕞尔小国之悠悠众口。陛下亲善爱民,感惜怀德,此皆为陛下之至亲子民,望陛下开关徙民,徙关内黎众于我朝龙兴之地——满洲及西北诸回府路,如今我朝满蒙一体,蒙疆诸部却辟离京兆,西北蒙回四十九部之众不足百万,却斥地百万之袤,然我华夏子民几近兆亿,且近户部度支连年亏空,十有八为每年赈济安抚之用,陛下何其所安呼?”
第十八, 咸丰读罢,泫然而泣,“本朝民人凄苦之此,朕何以合眠安?”遂命李鸿章为满洲诸路都督兼各府节制,全权授理移民实边、开垦兴业、屯边发展诸项事宜;命曾国藩为江南诸道都督兼按察御史,总理两淮、两湖、两广、两江各省机务,定减江南各省赋税三年之用。特命刘文墉为两广理藩院兼市舶司使,总理东南沿海各省开海贸易之为;岭南、闽澎台若有为生计者,经核准查验后,准许下海商贩,,,(咸丰,此时也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朝堂大全已旁落到曾、李两位汉臣手中,因为他们虽维护皇权,却执掌实权——绿营及地方实力兵权,即使他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咸丰之时,皇权已不再像康雍乾那样牢牢稳固了,此时西方多数国家尚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更不要说工业革命,这就是说如果中国提前进入“康乾盛世”阶段(君无论满汉)可能会发生的事。)
第十九, 李中堂大展宏图,精心谋划满蒙。开垦实边的汉族先民们有的乘坐小船从山东、江苏、浙江沿海一路北上到达辽宁沿海;另一路,从关内直奔山海关,这些闯关东的先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来到东北。
李中堂迅速收编旗地分配给汉民,由于东北长时间未经开发,以至于汉民们纷纷面面相觑从未见过如此肥沃的土地,简直像到了天堂,关内吃不饱穿不暖,这里“雨打袍子棒打鱼”,这里除了寒冬以外,无一缺点,山水相环,沃野千里,简直是农人的天堂啊!
一批批的汉族先民踏上黑土地,李中堂带领关内的汉民和官军一路北上“抢占膏腴之地”,一路上征服不少东北原驻少民,从辽河到松花江再到黑龙江流域上上下下,到处是汉民的营寨,李中堂尤为重视海滨那块膏腴之地,他想在海滨之地建立据点、城池,将来与东瀛及三韩贸易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所以他特命颁布总督手谕,调离所有沿海沿滨城镇驻守的满族将领,换做自己的心腹汉将,在沿海广建城池,同时加紧关外移民的步伐。李中堂对少民的政策采取怀威并举的策略,对少数民族实行同汉民平等政策,废除旗人旗民特权强制参加劳动,同汉民一样竞争生存,谁付出的越多,谁回报的越大,谁就能在“新土地”上成为新的地主。对于破坏满汉一家的行为,无论哪族一经查处,一律连坐!像叶赫一部旗人地主欺压汉民的,一经查实一律收押严惩不贷。同样汉民仗着人多欺负少民、欺男霸女等行为者按律依法处置,经此一治,东北各民族再也不敢生事了,大家也都和和睦睦共同劳作了!民像大治!
由于东北相对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汉民初来乍道,对这寒冷的天气还不是很适应。不过,汉民们凭借着智慧,很快就发现了这黑土地下埋藏着的乌金——煤炭。于是,有人就上书提议李中堂开矿燃煤取暖。
李鸿章,沉思良久最终同意众人建议,开矿取煤。与此同时,辽阳府台贺芝龙在抚顺、阜新等地发现了煤、铁,李鸿章命奉天省抚开设铁厂冶铁铸钢。
次年春大雪开化,李中堂率众北上“开拓”,一路上接连收服山北女真诸部、鄂温克诸部,徙山北女真于外兴安岭之内。李中堂携福伦等部将三万余众纵横驰骋于勒纳河流域攻城拔寨沙俄哥萨克据点大大小小二十余座,“拓”植北疆数十万平方公里,后西进至贝加尔、唐努乌梁海地区设置府县统归库伦将军所辖,建立十余座军事据点,后又征服被索伦诸部于外贝加尔地区拓殖数十万平方公里。将楚克奇地区乃至勘察加半岛地区的土著部落统统收抚于麾下,成为大清永久附属地,屏蔽满洲北疆,世袭罔替永久拱卫北海地区,每间三年一贡。
随后,因为满洲领土广大毗邻沙俄,李鸿章决定派遣满洲考察团前往沙俄,此时沙皇彼得已完成近代化改革,国力大增,此种情形对满洲考察团刺激很大,他们回国后将情况奏秉李中堂,李鸿章决定引进西式工商业,创立北满翻译学堂,创办北满营造法社。随后三年,李鸿章陆续派遣多批西行考察团深赴更远的西欧诸国考察,考察团中弈诉(恭亲王)对德意志的基础教育深感震撼,对其国民素质感到敬畏,回国后多次劝谏李鸿章上书改革教育体制。在李鸿章软磨硬泡之下,咸丰不得不同意李鸿章的建议——在满洲试行科举与新式学堂并行的教育制度。
由于满洲工业化初露端倪,满洲各地大大小小的采煤厂、冶铁厂和铸造厂星罗棋布,到处烟囱林立乌烟滚滚。深信“敬天畏祖”的满族人觉得这样会破坏风水纷纷上书朝廷“要求裁撤工坊,复清山林”。于是,朝廷派钦差大臣奕劻到满洲考察,李鸿章与朝廷大员据理力争,讲到汉民不同于少民不耐严寒,开矿建厂实为无奈之举。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在满族圣山——长白山附近和盛京(沈阳)附近方圆三十里不得建厂采矿,现有厂矿一律迁至远郊。奕劻只得无可奈何地回京向咸丰诉职了。
2.曾国藩在考察了李鸿章治下的东北以后,回湘决定在水路便利的武汉三镇建立汉阳铸造厂。同时,早些年下南洋的汉民垦殖了菲律宾诸岛,曾总都决定派遣两广巡抚张之洞率领五万水师驱逐菲律宾岛南部的西班牙人,并设南洋总督府立张之洞为总督,统辖闽、台、琉球群岛及菲律宾群岛各省机务,并鼓励南方汉民登岛垦殖。
3.经历数次与英属东印度公司及荷属东印度公司海上交锋挫败的经历,张之洞深知发展新式海军的重要性,多次上书曾国藩要求建立新式海军。曾总都同意在广州设立南洋水师,在福州设立福建水师,在台湾基隆设立台澎水师,在松江府上海县的奉贤镇设立江南船械铸造总局。
南洋总督府辖下的市舶司多次在稽查英吉利驶往日本的贸易船只时,发现其中的丝织品及呢绒制品、钟表等奇珍异物比大清对日贸易获利丰富。张之洞多次上书曾国藩出使更远的南洋、西洋考察,曾国藩最终同意并派遣睿亲王弈素考察西洋,奕素一行人遍历英、法、荷、比、意等国,对他们的近代化成就赞不绝口。
回国之后的,奕素强烈建议曾国藩引进西式装备投资设厂,凭中华之物产与西洋争利!曾总都最终同意并决定:在南京设立江南织布印染总局,在宣州府设立江南制纸及印刷总局,在佛山成立西洋珐琅彩瓷器铸造社,在福州设立东南茶叶贸易总行会,在宁波设立江南玻璃营造总社,在温州成立东南盐业产销行会等,并独出心裁地在南京成立西洋文物试造法社(最早的科学社)。
李鸿章废松江府上海县,置上海府,开设关贸流通运营专区,鼓励沿海同西洋往来互市。
李鸿章收回葡萄牙人窃取的澳门治权,设立粤澳府。
后在满洲教育改革卓有成效并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之后,曾总都决定后发制人,在南京成立江南大学堂及东南文译会馆(培养外交、翻译人才),在福州成立东南海事大学堂,在广州创立两广总务(综合)大学堂,并在每年东南各省关税中抽离一部分设立致远专款,派遣优秀学子旅欧游学,并重金礼聘西洋德高导师来华授业。
东南各企业起初面临亏损,经历两三年之后各项指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东南各省赋税年年增长,江南无地农民纷纷进厂谋生,工商业市镇空前繁荣,江南制造的产品远销印、欧、日、美,抵不住民间强烈诉求的压力,曾总都最终同意民间投资兴业的请求,一时间江南富绅纷纷殖产兴业蔚然成风。
咸丰仙逝,同治即位,此时皇权已完全旁落,真正的权力一个掌握在满洲新兴工业(重)党(朝派)李鸿章手中,另一个则掌握在以曾国藩为首的商业金融权贵和轻工业资本集团里及江南大地主权贵手中。
南北两派为了争夺国内市场,于同治十五年(1813年),在中央直隶六省的苏北重镇徐州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中原大战”。
这场战争最终以代表重工业、商品粮产区封建大地主和垄断官僚资本集团的满洲建制派获胜,北方集团完全掌握了清廷中央直辖的中原和直隶六省、蒙疆藏等地区的商品倾销特权。而南方集团不得不减少向北商品、资本输出份额,转而拓展东南亚、南亚、日韩和欧美市场。这场战争北方工业党完全把控了北京朝政,政治地位煊赫一时。
同治赐李鸿章黄马褂、三眼顶戴花翎,封恩国公、北靖王,位列三班之上。
同治十八年(1816年),各省归国留学生纷纷上书,请求“剃发便服”,同治帝迫于压力含泪同意。
同治二十年,同治帝第六次“南巡”,途中便装出游,途径会稽山路遇劫匪,幸得的鉴湖女侠秋如瑾相救,如瑾一见如故暗生情愫,便私定终生。
同治二十年夏六月,同治回到杭州行宫。如瑾得知真相便携江南世家大族女子一同前往清帝杭州行宫临安别苑请愿——要求朝廷命令禁止缠足,帝准,特令各地督抚开展废止缠足运动,倡导“天足”运动。
同治有意纳如瑾为妃,如瑾不就,后因念旧情同意入宫。次年,帝颁诏“朕深念满汉熔融已逾三百年有余,今朕核准满汉自由通婚,,,”
同治二十九年,各地士绅、工商界代表联名上书请愿要求各省开设咨议局以利工商实业。随后各省纷纷开放咨议局、政事堂等机构,讨论地方经济及行政事宜。
同治三十八年,沙俄哥萨克骑兵擅闯库伦府烧杀抢掠,李鸿章命殿军校尉袁世凯率三万滑膛枪虎贲骑兵前往库伦剿灭俄夷,袁世凯驱逐俄寇三千余里,斩三十余级敌酋首,加紧布置库伦要塞炮台,修筑城防工事,屯兵两万之重。至此俄人兵刃不敢东出叶尼塞河一步。
同治三十九年,同治帝驾崩。
光绪五年,李鸿章批准京畿礼部尚书黎元洪奏议——创立京师大学堂,及京师同文馆。
光绪十年,清廷废科举,举办首届国家公职资格考试。
光绪十七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完成改革,蓄谋侵略清国西部边境及附属国哈萨克汗国,满洲各省军务都统袁世凯,命库伦(今贝加尔湖西侧俄罗斯城市)戍卫都统令重炮兵及神机营八万出叶尼塞,直捣“黄龙”,徐国峥将军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吓得沙皇连夜从莫斯科行宫逃往彼得格勒,俄军在明斯克签署城下之约《清俄明斯克条约》,规定叶尼塞河以西为清国永久领土,北极地区为清国永久附属保护领地,清俄两国互不侵犯,友好通商,俄国增设叶卡捷琳堡、鄂木斯克及新西伯利亚为清俄互市口岸。
光绪十五年,英法借口关税不均悍然发动侵日战争,日本签署首个不平等条约《盐关贸易总章程》,规定英法在日享有贸易特权。次年,借口扩大权益,发动“第二次叩关战争”,英法纵兵劫掠日本京都奈良,火烧奈良宫室,日本底层武士发动倒幕运动。
光绪十八年,日本倒幕战争结束,开始明治维新。
光绪二十八年,日本陆军上将大久保利通率军登陆仁川入侵朝鲜,袁世凯率领南满卫戍新军第二集团军三十余万从珲春港及陆路入境朝鲜,平定倭乱,史称“壬辰平乱”,日本远征军全军覆没,大久保利通战死,日本签订《平壤壬辰条约》赔偿清国一百五十万日元。
光绪三十年,日本海军大臣西乡隆盛为报壬辰之仇,率海陆各兵十八万绕过对马海峡,悄然登陆塘沽,不久直隶天津失守,西乡隆盛下令纵兵劫掠屠杀百姓一周,天津百姓一周之内死伤五万,清国举国震怒。接着,日军西进北京欲“挟持”清帝“,光绪得知消息,连夜携珍妃仓惶从圆明园西逃至承德避暑山庄。日军行至河北廊坊,忽然一军从背后窜入,同时重炮炮弹如雨花一样掉入阵型,两侧清军杀生震天,清军如摧枯拉朽一样将日军完全包抄围而歼之,日军全军覆没。原来,袁世凯的清帝被围的消息急调三十万大军出山海关直扑京津。同时,北洋海军管带邓世昌携带大连造船厂产的十二艘战列舰、二十艘巡洋舰越过宫古海峡,一路炮击日本东海岸城市。九月二十日,炮击日本东京,烈焰弹致使东京一片火海,明治天皇签署《清日关东(东京)条约》,日本赔偿清国八千七百万日元,永久割让日本北方四岛给清国。
光绪五年,京兆府尹黎元洪上书改革近代货币金融制度及保险制度。十年,颁布《清国金融财税革新章程》。
光绪十年,老臣张之洞在上海府开设近代第一发电厂“杨家浦发电厂”,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引入清国。
从同治开始,清帝已被汉臣架空为“虚帝”,他们只能利用各省上缴上来的赋税来修造一些宫殿,如扩修圆明园、修造颐和园,抚弄风雅之类的了!他们也就能为中华的文化事业做点贡献了。
同时,清帝的“南巡”、“北狩”,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例如:瓷器、绘画、戏曲和小说等等文化艺术的发展。
宣统元年,满洲“北洋”诸路节制兼钦定督抚李鸿章去世,满洲省议会经过选举,一直推举战功赫赫的“北洋“镇国将军——袁世凯继承其位。
宣统三年,裕隆太后册封袁世凯为“驻国公”。
宣统五年,出国留洋考察历时三年之久的北洋权臣——袁世凯回国并入京供职。
宣统八年,由袁世凯亲自主持编撰、各省参议苑及各省政经界德高望重的人士共同表决通过的《清国钦定民法总章程》颁布施行,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
宣统九年,面对宣统这样一位“孤儿寡母”式的文弱怯懦的皇帝动起了歪心思。先是强行将自己女儿嫁给了宣统并完婚,并督促皇帝册封袁之女为后。
同年,袁世凯在各省咨议局、政务院秘密递送《清国行政体系改革刍议——“共和”体制试行办法》。此文一出立刻引起政界的轩然大波,舆论分成了三:一是被袁世凯政治收买和威胁的各省督抚及参议长、地主士绅和大资本家等的“假”共和派暗地里纷纷上书并支持袁世凯,以冯国璋为代表。二是以出国留洋留学归国为主的激进式“极端”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真”共和派,以江南轻工业财阀和金融资本家支持的孙文等最具代表,主张彻底颠覆封建政体、激进地“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三是“保皇派”他们是最为有骨气的一派,他们始终认为清帝已经彻底沦为“服务”资本家的工具,且清帝的改革已完全“西化”就是一个披着“西式”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象征和符号,已无任何实权,且“废帝”是对两千二百年以来对中国政治法统的彻底“清算”,势必引起广大深受传统文化沁润的民众所不满。由于,保皇派经常针砭时弊、切中“贰臣”袁世凯的心理防线,袁世凯下令以“谋逆”大罪将众多保皇派议员逮捕、羁押、“正法”和流放,一时间政界对耿直“愚忠”的保皇派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清洗”,就连“坚定的共和”派领袖孙文都看不下去了,出来为谭嗣同等“保皇六君子”求情。
宣统十年,袁世凯以“谋逆”大罪对谭嗣同等“保皇六君子”在北京公开处以“极刑”。从此,民间再无敢公开站出来反对袁世凯的人了。
宣统十一年,袁世凯撺掇五十四省官员联名上书皇帝,要求:“顺应民意,变更政体,选举执政,‘还政于民’。”迫于袁世凯的‘淫威’,文弱的刚刚亲政不久的宣统帝不得已下《罪己诏》和《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顺应“民意”,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被”国民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但其心中早已萌生自立为帝的念头)
此时,对幼弱的清帝深表同情的浙江慈溪的大盐商之子蒋忠辅只得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他时刻从报纸新闻和电台播报中关注着北京的动向。
远在哈尔滨机械制造总局车间里工作的茅泽民也正密切地关心着北京的动向。他下了车间就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堂公共图书馆寻找答案去了——为什么袁世凯这样专断的窃国大盗能执掌中国的政坛?他无意间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到了一本发霉的书《论工人阶级的力量——砸碎剥削的权力机器》,开始坐在桌边仔细研读。
清帝退位后,溥仪实际上正被他自己‘立’的皇后——袁世凯长女袁姝密切“监视”着自己的一言一行。皇帝在袁世凯和袁姝眼中,不过是服务于自己的‘玩物’。袁世凯为控制清室,将其‘幽禁’在紫禁城内,同时为安抚清室和民心,答应每年从财政中拨出四亿元专款供给清室用度,但溥仪不得‘出宫’半步,就连京郊的皇家别院圆明园也不让去,任何‘闲人’不得出入紫禁城。
袁世凯为拉拢人心采取宽松的文化政策。他将清室修了三百余年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宫苑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向公众有偿开放,并排重兵守护这些文物,他自己则辟中南海为总统府作为自己的行政办公机构。
届此,统治中国将近四百余年(399年)的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
我写的这篇文章是是一种假设,不过按历史演进也有可能,,,
首先明清两代就以大大落后于西方,我们不能把近代的屈辱都怪罪于清朝。
明朝自己在内耗中让中国错失了太多的发展机会,什么靖南之役、土木堡之变、万历三大征、播州之乱、瓦剌倭寇叩关叩海,这已经就决定了没有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中国根本完成转型。
我这里的假设,是满清为汉人统治,满人不过像客家人一样是汉人的一支,没有压迫汉人的特权,请认真阅读勿喷!
为什么选清朝作为中国转型前夜?
一. 满清在封建社会里武力充沛,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基本统一,这是假设历史提前两百年之后,按明朝发展轨迹所不及的。
二. 满清统治阶层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在入关之前就已完成封建化、汉化改革,非常“适合”统治古代的大中华地区。
三. 满清一朝政治统治总体上是基本稳定的,古代人民就需要一个政治稳定、统治政策延续连贯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且提前两百年进入稳定平台期,此时西方还没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更别说工业革命了,更有甚者有的连资本主义的完备形态还没发展出来呢!此时满清外无强敌,内部空前稳定。
四. 如果“康雍乾之治”能够提前两百年哪怕提前一百五十年,以清朝前中期的基本放任‘休息“的经济政策,清朝人口很快会从1亿左右飙升之3.75亿左右,听着按古代生产力这不是好事,但会推动历史进程。
五. 嘉庆接受乾隆的“烂“摊子,继续放任自流,人口很快上升至4.5亿。此时白莲教、天地会因民间饥俄、灾害撺掇群众组织暴动,但被清政府铁腕镇压下去。
六. 道光,还是自然经济政策,人口迅速恢复并发展到5.25亿左右。结果民间一遇大的饥荒饿殍遍野,数以亿计的农民组织暴动,目标直指北京。
七. 封建同统治者史无前例地遇到了数亿农民的同时暴动,清廷迫于形势准备和农民军谈判,这时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在两边搓合斡旋。他们知道农民这边要土地要粮食,而清帝这边要稳定,李鸿章等地主阶级会撺掇农民要清帝的身家筹码——满蒙疆的土地以供这些无地挨饿的汉族流民耕种,而清帝迫于无奈开放这些土地以后(这时关内土地已全部开垦,汉族地主不会杀清帝,因为他们需要满蒙疆的大片土地),李鸿章等汉族地主阶级会说服招安农民起义军领袖并协助清廷镇压农民起义。
八. 在“平息“民乱之后,清廷朝政大权旁落到这些新兴的如李鸿章一样的汉族地主阶级手里。清帝迫于威胁会将李鸿章等汉族权臣“分封”(指派)到“新”的农耕边疆区管理外迁汉民垦殖拓荒;清帝担忧江南人口密集再生事端,全面放开东南沿海海禁,准许汉民出海下南洋经商、谋生。
九. 这给了南北两端汉族地主阶级发展壮大的绝佳时机。北汉(北部汉民)面对一望无际、沃野千里的满洲(东北)大平原及西伯利亚南部适宜农耕的广阔大平原疯狂输出。在忍饥挨饿近半个世纪后,北部汉民对土地的渴望近乎疯狂,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可耕土地,在李鸿章类等汉族地主阶级带领下疯狂垦荒植民,带领近乎亿众的汉民将相对温暖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平原的沙俄哥萨克骑兵全部驱逐,在北部近北极的极寒地带征服当地少民,广设藩属国和永久保护少民自治领。在与哥萨克骑兵交锋中认识到武器代差,会抓捕、聘请沙俄工匠到满洲服务为日后的重工业发展(新经济业态)做铺垫。汉族地主在北方只有一个强邻——沙俄,所以北汉统治阶层会广泛接触沙俄甚至由陆路接触更遥远的西欧诸国,了解他们国情,知道自己不足。经过几代北汉先民的发展,大满洲地区重工业、商品粮食农业、工业专业型高等教育初具规模。
十. 南部汉人,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类的南方地主阶级代表迫于南方巨大的人口压力,准许民间海外贸易、下南洋等活动。南方汉民陆续开垦了台湾岛、海南岛、琉球群岛,甚至菲律宾群岛并将西班牙人驱逐出去。有一批汉民来到了更远的苏门答腊由于天高皇帝远,他们独立建起了国。南方总都府在台湾、菲律宾等地设置了州府。 在与英法等来往于南海、日本海之间的殖民者的贸易和交锋中,发现了英法等西欧殖民帝国发展的迅猛。于是,左宗棠等汉族官僚派遣考察团出使英属印度和西欧诸国,回国后向南方汉族封疆大吏们禀报了西洋的风华人文物产,极大地刺激了官僚阶层,南汉统治阶层开始在南方实行变革,引进西方文明成就、发展新式教育、广泛开展中西经贸、文化交流。南方渐渐形成为轻工业中心、科研中心、高等教育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自由资本金融市场。(详情请参看上述原文)
十一. 此时,清帝已完全成为坐在紫禁城,躺在圆明园里的“虚君”,各省汉族大员定期朝见述职的“政绩提拔和提款”工具,清帝成为各省汉族大吏颁布新式法规和维护国家统一形象的“工具”人。清帝们也就能在北京附近利用各省收缴上来的巨额赋税扩建扩建圆明园,修造颐和园,看两处京剧、相声,绘制一些宫廷画、煅烧一些精美的瓷器(有的还要被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强行拿去出口换取外汇)。南北方资本家、地主士绅特别喜欢清帝“南巡”、“北狩”,清帝们花的大头钱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荷包,极大地刺激了南北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清帝们他们也就能为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华各民族团结一家的象征和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国内统一的商品、资本市场的纽带!
直到宣统十一年(1899年),袁世凯之流“篡政”,统治中国近四百年的清帝国覆灭。(详情请看上文)
十二. 在“嘉道”中以后,南北方凭借众多人口形成的广阔市场,不断开拓的疆土提供的充足原料资源、汉族士人的先进理念、 渐进式引进的西方文明成果、“虚位”君主各省参议的联席制度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利坚的第二大工业强国。
凭借北方尤其是满洲汉人强大的军工制造能力和逐渐形成的彪悍民风打跑了一个又一各威胁清廷中央(直隶六省)的列强、侵略者,使清廷包括清廷直辖的中原和直隶六省变成了“南北两汉”保护的“御花园”和商品倾销市场。
最后,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从明朝中后期(崇祯竟然连来助明的洋枪队都不信任,斥之为“奇技淫巧”,哈哈!活该啊!)开始便与世界主流大势脱轨,且明忙于内耗致使更是错过了与西方齐头并进的机会。
对于近代史的屈辱,我们现在只有奋力发展科技、教育,重视金融、资本对生产力的推力,合理利用,提升我们的创新实力、文化辐射力,才能避免重蹈晚清王朝的覆辙,切勿固步自封,也不必妄自菲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融入世界大势。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6002.html
标签组:[历史] [清朝] [中国近代史] [清朝历史]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晚清] [北洋军阀] [袁世凯] [光绪] [洋务运动] [炎黄文化] [汉族文化] [满族] [满族文化] [同治] [李鸿章] [咸丰] [文明发展] [东北文化] [同治中兴] [东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