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灌肠排毒的危害大
“咖啡不加糖,香浓好灌肠”
近来有人大肆宣传,咖啡除了可以饮用,还可以用来灌肠,起到排毒、促进健康的作用。某卫视的一档养生节目还曾经专门介绍、推广过这个养生新方法。
灌肠,历史悠久的疗法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灌肠。灌肠是一种通过向直肠内注射液体来灌注药物或清洁肠道的技术。虽然灌肠疗法历史悠久,并且生命力旺盛,经久不衰,但也有其缺陷。也正是由于这些缺陷,灌肠在现代医学的阵地渐渐紧缩,面临着被踢出门的危险。在现代医学中,灌肠技术主要的用途包括作为清洁肠道的手段和作为给药途径。
在清洁肠道领域,灌肠术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缓泻药物的挑战。
灌入肠腔的液体在排出时会同时带走大量肠液,从而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浓度不恰当的灌肠液亦会加重紊乱情况;肠道压力的突然增大还可能导致肠道穿孔、破裂,引起腹膜炎,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灌肠操作也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难以治疗的肠道细菌感染,等等。相比之下,口服泻药清洁肠道的优势非常明显,以至于几乎完全替代了灌肠。只有在需要紧急手术,来不及服药的情况下,医生们才会迫不得已采用灌肠术为患者清洁肠道。
至于利用灌肠给药,使用得也并不多。尽管直肠的血管丰富,通过灌肠给药有吸收快、起效迅速的特点。但是灌入的药物被肠道吸收以后,只有约5%能直接进入全身循环,不足以发挥疗效。所以,目前的应用仅局限于大肠部位的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
所谓的格尔森疗法,咖啡灌肠的研究
马克斯·格尔森((Max Gerson))是最早注意到]咖啡可被用作灌E肠剂的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将咖啡灌肠应用于癌症病人,并创立了一整套咖啡灌肠的规范:3汤勺咖啡、1升水,煮10分钟,不加糖和牛奶,向右侧躺下灌肠,留置15分钟以后排掉,每天一次不过,和一般人理解的以及网络上描述的情况不太一样,格尔森的咖啡灌肠法的作用与传统灌肠方法完全不同,它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清洁肠道,也不是对肠道局部给药。用他本人的话说:“病人需要了解,咖啡灌肠并非为了调整肠道功能,而是为了刺激肝脏。”
咖啡灌肠理论认为,细胞的正常代谢不仅与所含物质的组分有关,还取决于这些物质的组成方式。一些毒素、细菌等有毒物质会破坏这种结构,导致细胞代谢发生变化最后变肿瘤细胞肝脏是人体解毒的重要器官,只要能刺激肝脏更多地消灭这些代谢毒素,就能治疗肿瘤。口服咖啡就没有促进胆汁排出的功效,而咖啡灌肠能够使胆道扩张、促进胆汁的排泄。因此,格尔森认为咖啡灌肠可以促进毒素排出,治疗肿瘤。此外,他还认为,几乎所有代谢异常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内钾离子大量流出、钠离子大量流入的现象所以,保持细胞内高钾低钠就能防止恶变。咖啡是一种高钾低钠的液体,所以浸泡在这种液体里可以促进细胞修复。
1981年,,李·沃顿伯格((Lee Wattenberg)发现咖啡内的棕榈酸可以激发肝脏内的谷胱甘肽-S一转移酶的活性,而这种酶可以中和自由基,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通俗地讲,就是可以促进排毒。
1984年,彼得·莱希纳((Peter Lechner))等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的病人应用咖啡灌肠,发现病人的疼痛明显缓解了,并且这些人的肠镜表现有了明显改善。
不过,格尔森的癌症理论并未被现在的医学理论界接受。实际上,“使胆道扩张、促进胆汁的排泄”并不是肝脏解毒功能增强的表现。已有的研究证据太少,而且缺乏科学依据。此外,也没有证据证明咖啡灌肠可以预防肿瘤,或有改善肤质、治疗其他疾病的功效。
咖啡灌肠的医用疗效仍然受质疑。
家中灌肠,安全性堪忧
如前所述,对于安全性的担忧目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灌肠术的应用。除了灌肠本身引起的担忧,如穿孔、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咖啡灌肠还有其特殊的危险。咖啡因是一种成瘾性物质,与口服不同的是,灌肠的咖啡因有一部分会经直肠吸收直接进入全身循环。这会使血液中咖啡因浓度上升更快,也更容易致瘾。咖啡会刺激肠道神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便秘、腹泻、消化不良或其他功能性肠道疾病。咖啡中的一些成分还有可能引起过敏,引发哮喘,或者刺激肠壁导致结肠炎、直肠炎等。咖啡中富含的钾离子也会增加高血钾一心脏停搏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此外,自行在家里进行灌肠非常不安全。灌肠液的温度很难把握,过烫或过冷的灌肠液都会引起肠道不适,过烫的灌肠液还会导致直肠烫伤或撕裂。而消毒不彻底的器材或灌肠液则会引起感染。如果灌肠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在家中也没有办法及时进行救治。有些灌肠并发症,如肠穿孔,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实际上,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TA)曾经报道过两例因咖啡灌肠死亡的病例。其中一例在一夜之间接受了10~12次灌肠,另一个病例每天做4次灌肠,两人都死于水电解质紊乱。OTA也指出,他们灌肠的次数都远远超过了格尔森的推荐。
结论:谣言粉碎。在“咖啡灌肠”的宣传中存在诸多夸大之辞。
此项有助健康的理论并非医学界的主流意见目前缺乏科学证据证明此举对其他任何疾病有治疗作用。同时咖啡灌肠存在很大的风险,甚至出现过致人死亡的案例。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45664.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