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运动性血尿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4-07-08 发表于话题: 点击:299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健康养生 > 养生 > 导致运动性血尿什么原因 手机阅读

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的血尿,虽经详细检查但找不到其他原因的,这类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尿仅为运动后血尿的一部分。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由于镜下血尿易被忽略,因此以肉眼血尿求诊者较多见。

(一)影响因素

(1)运动项目。各项运动都可以见到运动性血尿。

(2)负荷量和训练强度。运动性血尿的发生与身体负荷量和(或)训练强度的加大、过快有直接关系。所以运动性血尿多见于运动新手突然加大负荷量、训练强度后以及运动比赛季节和冬训开始阶段。对诱发运动性血尿来说,训练强度过大比运动持续时间过长更为重要。

身体局部负担过大,如腰部动作过多、跳跃训练(蛙跳、蹲跳、向上跳、单足跳等)量过大和大强度的长跑是运动性血尿的重要诱因。

(3)身体适应能力。有时运动员完成的负荷量并不大,但因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完成原先的负荷量后就易诱发血尿,所以有的学者强调,运动性血尿可能为运动员发生过度训练的一个症状。

(4)外界环境因素。在寒冷(冬泳后)和高原条件下训练运动员易出现血尿,其确切原因尚待阐明,可能与寒冷、低氧环境对身体肾脏的刺激有关。

(二)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原因和机理

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原因和机理还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伤

运动时肾脏受打击、挤压或牵扯都可造成肾组织或血管的微细外伤。这时出现血尿较多见。膀胱壁外伤假说仅适用于发生运动性血尿的部分运动员身上。这一说法完全不适用于女子,因为她们的膀胱解剖关系是与男子不同的。

2.肾血管收缩造成的缺血

运动时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增多,造成肾血流量减少,肾血管收缩,发生肾脏部位的缺血、缺氧和血管壁的营养障碍,出现红细胞外溢,形成运动性血尿。

3.肾脏位置的下移

长跑运动员由于肾周围脂肪较少,在直立位下连续长时间的蹬地动作,使肾脏的位置下移,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角度变锐,可发生两静脉交叉处的扭曲,引起肾静脉压增加,造成红细胞漏出,出现运动性血尿。当运动员跳跃较多时,尤其是在踏跳力量大,同时腰部猛烈的屈曲和伸展动作时,易造成肾脏或肾脏部位组织、血管的挤压、牵扯或扭曲,甚至损伤。这几方面的综合因素引起运动性血尿。

(三)诊断

有人提出运动性血尿的六个临床特点:

(1)正在训练的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骤然出现血尿,其明显程度多数与负荷量大小有密切关系。

(2)除血尿症状外,不伴随全身或局部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3)男运动员多见,尤以跑、跳和球类运动员多见。

(4)各项肾功能检查、血液检查和X射线检查均正常。

(5)绝大多数人(约95%)的血尿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6)血尿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但一般预后良好。

(四)预防和治疗

(1)遵守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负荷量和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加大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充分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时的饮水方案,在剧烈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适当补充水分。运动中调整好步速。

(3)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避免过度训练。

(4)对运动员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主诉应暂时停止运动训练,进行必要的检查。对无特异性主诉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可采取边训练边检查的办法,尽快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对运动性血尿者,除合理调整和安排负荷量外,可试用一般止血药物。由于运动性血尿的原因还未完全清楚,药物治疗均为对症性或试验性的。必要时要停止一段时间剧烈运动,一般血尿可消失。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45046.html

标签组: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

0.5243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