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止血。更年期功血的止血方法有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合成激素内膜萎缩法及止血剂。宫缩剂被认为无明显止血功效。
(1)刮宫,最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既可止血、又可取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子宫内膜恶变。有的患者刮宫后自然痊愈,但出血量不多而近期曾刮宫病理检查阴性者不必反复刮宫。
(2)孕激素内膜脱落法,用于体内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时,孕激素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停药后完全剥脱,然后在自身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子宫内膜修复而出血停止。此种方法称为“药物刮宫”。缺点是撤药性出血,头2~3天出血量较多,故只适用于出血量不多、贫血不明显者。
孕激素用黄体酮针剂,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日20毫克,用药3~5天,停药后1~3天即有撤退性出血来月经。合成孕激素可选用炔诺酮(妇康片),每日5~10毫克;或甲地孕酮(妇宁片),每日8~10毫克;或安宫黄体酮每日10--16毫克;或醋酸甲孕酮(普维拉)50--100毫克,共5日,同样可有撤药性出血。注射法用药时间短,作用可靠,为减少撤药性出血量,用黄体酮针剂时可同时加用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每日25~50毫克,共5日。撤退出血应在7--10日内停止,否则应怀疑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是否正确。
(3)子宫内膜萎缩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血伴有重度贫血,而且已排除宫腔恶性病变者。用大剂量的合成孕激素,连续用20天,若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小量雌激素。主要是通过大量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同步性分泌化而止血,孕激素的持续作用使子宫内膜向萎缩转变。常用方法有:炔诺酮5~7.5毫克或甲地孕酮、安宫黄体酮8~10毫克,每4~6小时一次,口服3~4次(24~36小时),流血停止后改为每8小时口服一次,每3日递减1/3剂量直至维持量。
维持量:炔诺酮2.5--5毫克,或甲地孕酮、安宫黄体酮4~6毫克/天,止血后20天停药。也可用复方已酸孕酮1支(已酸孕酮250毫克+成酸雌二醇5毫克)肌注,1~2天即止血,7~10天后再肌注1支为1个周期。从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给予巩固治疗或诱导绝经。
(4)止血药物的应用。出血量少时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K、安络血、云南白药等。纤溶活性增强也是子宫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临床上用抗纤溶药减少功血患者的出血,常用药有6一氨基已酸、止血芳酸等稀释后静脉滴注,但应注意对有血栓病史及血栓病高危因素的妇女慎用:
2.改善一般情况、纠正贫血。轻度贫血者可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血宝等。重度贫血者(血色素低于60克/升)应卧床休息,除补充铁剂外,还应少量多次输血,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出血时间太长,为防止感染,需加用抗生素。
3.巩固治疗。更年期功血患者止住出血后,应采用周期性的孕激素治疗,使受雌激素影响而增厚的子宫内膜定期脱落,防止复发。为减少出血量可加用丙酸睾丸酮,但丙酸睾丸酮有抑制卵巢功能的作用,加速绝经,因此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视出血量多少、是更年期早期或晚期等而定。
更年期功血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影响增生有关,因此每停经1~2个月就应用孕激素撤退出血一次,一般用药3~6个周期即进入绝经。若用孕激素后无撤退出血,说明卵巢分泌雌激素量甚少,不足以准备子宫内膜,故无撤退出血,表明已进入绝经期。对近绝经期患者,应用孕激素既能使月经量减少,还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防止癌变。
还有的作者报道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N--A)的性腺抑制作用,即药物阉割作用治疗4~6个周期出现闭经,部分更年期晚期者就此进入绝经期。丹哪唑可造成子宫内膜萎缩而减少子宫出血,每日口服200毫克连续3个周期可减少出血达58.9%。
4.手术治疗。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①年龄40岁,反复治疗多年,效果不理想,或无条件长期治疗及随访者:②近绝经期妇女,多次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复杂性和非典型增生;③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严重贫血者;④年龄54~55岁,卵巢功能未衰退,阴道涂片显示雌激素水平高而有不断阴道出血者,为防止子宫内膜恶变,应考虑子宫及卵巢切除术。
近年已有使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报道,因其损伤小,又可保留子宫,并有较高的治愈率而受到重视。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44404.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