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养生的产生和发展
二、养生的起源及文化追溯
养生的产生和发展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庄子·养生主》。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学是遵循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为实现保养生命,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目的,而形成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中华养生文化贯穿了《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这一主脉,构成了中华养生文化的根本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精髓,为人类生命健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使我中华民族繁衍传承,生生不息,是世界养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生保健就是运用养生学的理论与方法保养生命,预防疾病,使身体、心理和行为健康,增强体质,健康长寿。现代医学鼻祖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治愈疾病的不是医药,而是人体自身”,这和养生理念是一致的。养生保健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自从有人类时候起,早在旧石器时人类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诸如火的应用、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有关。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抵御自然的能力,在长期与疾病和死亡的抗衡中,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养生经验。
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对养生保健有了很大的促进,为中国养生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漫长的两千多年。古往今来,上自《黄帝内经》下至现代医学,产生了众多的养生理论和实践家,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追求健身长寿之道,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健身养生秘诀。其观点、学说尽管异而不统,但却融汇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养生体系。后来,中国传统养生学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儒家养生学派、道家养生学派、佛家养生学派、医学养生学派等四个学派。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尤其是中医养生学派更为突出,逐渐形成了完整独特的学说体系,成为养生的主流体系。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因素,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以促进人类健康为目的,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生存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养生保健内容和方法又有不同,但它体现了人类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养生保健是随着社会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继承古人养生经验和传统的时候,一定要强调科学性和时代性,把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养生保健的好方法综合利用起来,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
养生的起源及文化追溯
养生一词,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意为知晓生命规律的人,其饮食起居、行为举止等不可有害健康、有害生命,这是养生起码应该做到的。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在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的丰富经验及学术成就。
《黄帝内经》中早有关于上古之人养生之道的记载:其“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说远古时期的先民,懂得养生事宜,故能保持形神的健全和谐,命长百岁而获天年。追溯旧石器时期,由于火的发明,改变了先民的食性,熟食便是食养、食疗、灸熨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先民已能磨制石器、骨器,因此而又有了砭石、石针的应用;先民在采集、狩猎之时,听百鸟之鸣,闻松涛之声,观禽兽之姿,渐感于心,随动于情,模而仿之,便是音乐、歌舞、导引的发端。殷商的甲骨文就有“沐”、“浴”、“寇帚”的文字记载,表明奴隶社会时期已重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甲骨文中尚有“疾言”(语言障碍)、“疾耳”(听力障碍)、“疾首”(头部疾患)以及使用针灸、按摩、导引、热熨等进行防病治病的记载。
(1)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大有发展,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如《老子》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才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则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矣”。《管子》指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吕氏春秋》将运动喻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诸子之说,应为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等养生理论的萌芽。而“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早在诸子之说中就有蕴含。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秦汉魏晋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更是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其所载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均成为中医养生名言。《黄帝内经》中广泛应用针刺、灸炳、气功、按摩、温熨,以及阳光、空气、饮食、运动、时序、色彩、音乐、气味、声音等以却病延年,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国志》记载了华佗的运动养生观:“动摇者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其还刨制了五禽戏,具有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的特点。这一时期,已有养生学的专著、专论问世,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嵇康的《养生论》、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诸书诸论都提倡养生重在保精养气调神,主张浴阳光、弃厚味、薄名利、节色欲、饮清泉、服补药。
(3)隋唐时期 养生之术至隋唐大有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被后世奉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干金要方》也有养生专篇“养性”,其吸取了《内经》、扁鹊、华佗、葛洪及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养生专论。有学者归纳孙氏养生要点有五:一是陶冶性情,主张“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以保持情绪稳定,增强生命活力。二是生活有常,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节,寒温适度,以顺应自然。三是饮食清淡,主张少食大荤厚味,避免过饥过饱,认为享受太丰,每为疾病、天寿之因。四是动静结合,指出安居不动易致经脉壅塞,故倡“摇动肢体,导引行气”。五是食药补养,常采用牛乳、黑芝麻、黄芪、白蜜、枸杞等药食补养身体。孙思邈认为,神仙之道不可致,养生之术当可行,使养生之术从虚无缥缈之说中解脱出来。其自身既言之,亦行之,寿至百岁有余,成为医学史上的寿星。“安者非安,能安在于虑亡;乐者非乐,能乐在于虑殃”,这便是孙氏“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的养生箴言。
(4)宋金元时期该期的养生专著颇多,其他医著中养生专篇、专论更是时有所见。或总结养生经验,整理养生成就,使盈其更趋完善;或积累养生新经验,创建养生新知识,使其不断发展。养生专著、专篇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宋代李防《太平御览养生篇》,周守忠《养生类篆》、《养生月览》,蒲虔贯《保生要录》,愚谷老人《延寿第一绅言》,陈直《养老奉亲书》,以及《沈括良方》中的“问养生”、“养生说”。至金元时期的刘河间《舍身论》、邱处机《摄身消息论》、忽思慧《饮膳正要》等,也均具有代表性。上述养生专著、专篇从不同角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预防思想,深刻阐述精、气、神在寿天健衰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淡饮食、和喜怒、慎四时、护脾胃、练功法、保真元等方面也均有全面论述。金元王珐《泰定养生主论》更是提出养生当从幼年开始,并详细阐述自幼至老调摄有序的养生方法,认识到衰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卓有见的。其时,养生练功已成社会风尚,连诗人陆游《养生》中也有“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的诗句,以描绘其病后养生而致神采奕奕的状态。
(5)明清时期该期的养生著作内容更趋实际,对唯心养生观多有抵触。如明代医家李梃《保养说》指出:《内经》所言“精神内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养生的正宗,力倡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寡言语等颇为实用的养生法。医学大家张景岳《类经·治形论》倡言“善养生,可不先养此形?”将养形作为养生之首务,颇为实在,颇具创见。龚廷贤《寿世保元》选载了不少抗衰延年方药,如“长春不老丹”、“扶桑至宝丹”、“八仙长寿丸”等,并提倡“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充实了调补养生、娱乐养生、环境养生诸法。龚居中《红炉点雪》指出“善服药,不如善保养”,总结出“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概括了古代气功导引之大要。龚氏还认为“歌所以养性情,舞所以养血脉”,明示轻歌曼舞具有良好的养生作用。明代高濂所辑《尊生八笺》,从八大方面论述延年之术、却病之方,其内容之全面,资料之丰富,知识之广博,议论之深刻,在同类著述中实属罕见,今之喜好养生者仍大可一读。至清代,养生学术虽无大的进展,然养生专著甚多,有统计不下五六十种,其中曹慈山《老老恒言》、汤灏《保生篇》、唐干顷《大生要旨》等,可谓其代表作。清代名医徐灵胎对人寿天之因有独到见解,其在《元气存亡论》中指出:人之寿天,“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已认识到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自然寿命中的重要作用。
(6)近、现代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医学曾一度横遭摧残,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也随之遭受严重阻力,不仅养生学著述骤减,而且崇尚养生的社会风尚也一度趋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扶持中医药学,养生学也因此而得以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提高,养生受到广大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养生学理论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历代养生名著,包括儒、释、道等经史百家典籍被校勘注释后大量出版。在整理古代文献、总结养生经验,并结合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养生学专著。养生学术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多种形式、多个系统的养生保健学术研讨会,全国中医院校多先后将“中医养生学”列入重要课程,以养生为专题的中外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颇具中医特色的现代养生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41881.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