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温,有的人不喜欢出汗的时候黏腻的感觉,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出汗。还有一部分人追求出汗的感觉,觉得出一身汗感觉人都轻松很多。其实这两种极端的想法都是不对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我们人体的“汗”。
但是,我们现在经常在空调房中,长期远离热环境而少出汗,会导致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下降,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
建议
养成泡脚的习惯、多进行慢跑、快走等运动,并及时补充营养。
注意事项
夏天运动容易出汗多,血液浓缩,所以要经常补充水分。并且合理搭配膳食,平时常吃新鲜蔬菜、瓜果。
出汗的四个异常情况
正常的出汗,是健康的标志。但是不该出汗的时候出汗或者出汗过多的时候。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下面几个出汗异常的状况,我们要引起重视。
1、手心脚心出汗多
平时手心容易出汗,脚汗、腋窝的汗也出得厉害。《伤寒明理论》有说过“多由脾胃市蒸,庞达四肢手足所致”。所以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
如果经常容易口干、牙龈肿痛,这多半属于胃热,建议吃些清胃热的食物,例如绿豆百合粥。
如果伴随腹胀,大便不通等,多半属于肠热,可以多吃一些通便的食物,例如红薯等.
2、头脸出汗多
一般老人和身体虚的女性容易出现头脸出汗过多的情况,这多属于气虚。气虚的人可以多吃补气益气、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大枣、山药、龙眼肉、莲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白扁豆、粳米等。
如果是头顶出汗,宜滋肾清肺,可以用麦冬泡水喝。
也有人是因为湿气太重,额头部位容易出汗,可以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例如薏米、冬瓜等。
3、白天动一动就出汗
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出汗不止。容易出现这样情况的人经常容易身体虚弱,食欲差、易感冒等。中医认为是“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建议饮食上以“补肺 益气、固表养阴”为原则。
4、半夜多出汗
这种情况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睡着出汗,醒来汗就停止,中医成为“盗汗”。这多为肾阴虚而肝火旺所致。建议少吃辛辣食物,不要喝酒,注意劳逸结合。
夏日汗多八成虚,这些部位汗出多了是病!学学调理妙方
中医认为,正常出汗是“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可如果下面这些部位出汗过多,当心是身体在报警!
半身多汗:中风先兆
有些人身体一边出汗一边不出汗,俗称“半身汗”。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男科副主任医师陈卓指出,半身汗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夏季半身汗大都因“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
☞对策:补血养阳
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一斤,当归一两,生姜二两。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后沥干;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再与当归同放砂煲内,加开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煲2~3小时。
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药材,生姜则能解表发汗、散寒,配以温补的羊肉可起到驱寒温中补气血的作用。阴虚有发烧、上火、咽喉疼痛的人不宜用本汤。
头部多汗:心火积食
头部多汗多见于暴饮暴食、酗酒过多、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若伴有腹胀,则有积食表现。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情况,这种就属于气虚了。
☞对策:消食平肝
如果出现积食,可服用复方鸡内金片、和中理脾丸、参术健脾丸等补脾健胃、消食化滞。如果是肝火旺盛导致的出汗淋漓,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清肝健脾的药物,如夏枯草,菊花,决明子,苦丁茶、野菊花等清肝明目,平降肝阳。
腋下多汗:气虚汗腺大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汗腺直径过大,一般出现在男士身上。如果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气虚,时常还会伴有气短、乏力、眩晕。
☞对策:少动补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力教授建议,男士汗腺过大可去医院做激光治疗,或保持清淡饮食,可避免味道太冲。而气虚的女士建议在夏天不要做大量运动,以静慢运动为主,多吃补气的山药。
胸口心窝多汗:脾胃失和
如果手心足心多汗,且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
☞对策:消食平肝
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缓解症状。
手心脚心多汗:阴虚湿热
手心和脚心爱出汗,说明湿热重。湿热重的人平时还会大便黏腻、嘴巴干苦爱喝水。
☞对策:除湿健脾
多吃清热解暑、除湿健脾的食物,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还有黄瓜、西瓜、冬瓜等瓜类。此外,薏米、山药、香菇也是健脾食物。
背部多汗:阴阳两虚
背上总是湿漉漉的人,可能是阴阳两虚,他们既怕热又怕冷。这部分人平衡阴阳,要养阴和温阳同时进行。
☞对策:养阴温阳
每天按摩位于腰两侧的肾俞穴有助于滋肾养阴。而温阳讲究温补,可常吃点红枣、桂圆、黑木耳等食物。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36701.html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