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
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现代人在饮食方面不加以节制,平时比较爱吃油腻的东西,夏天贪吃凉菜和冷饮,冬天沉迷麻辣、油腻重口味火锅,导致痰湿。湿邪会和体外的各种邪气里应外合,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还有的是夏季贪凉的人群比较多,雪糕冷饮不在话下,当然这也是造成湿气重的原因之一。
湿气重不要碰的3大水果
1、柿子
柿子甘寒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如果本身湿气重,还是不要多吃,柿子属凉性且含糖分较多,糖分摄入过多会加重湿气。
2、榴莲
榴莲其实是属于湿热的食物,不过同时榴莲又具有大补身体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大补食谱中都会加入榴莲。不过因为榴莲是湿热的属性,所以是不适合热性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的,否则会导致身体湿气加重!
3、西瓜
立秋后,西瓜就不能像夏季一样随心所欲地乱吃了。西瓜是盛夏非常不错的清凉降暑水果,很是受欢迎,吃的人很多,但是到了秋季之后,就不能再吃西瓜了。西瓜属于寒凉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肠胃受寒,容易伤脾,还会加重体内寒毒,使体内湿气越来越重,而且一些脾胃比较虚弱的朋友,西瓜最好还是不要吃或是少吃。
湿气有什么症状?
脾湿有四个特点,分别是黄、油、沉、肿。
黄,指的是皮肤黄。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的皮肤就是偏黄色的,但正常人的黄色应该有血色,是黄里透红的。而脾湿重的黄,是没有血色的,是没有血色的黄。
油,指的是脸上出油。不仅脸上出油,头发里边也老是油,两天不洗头,头发就已经粘在一起了,很多人也只能一天一洗,这种人一般来说不但是湿,而且还有热,湿热上蒸就会引起这种油往外冒。
沉,指的是身体沉重。当一个人身体中含有湿气,那他这个人会感觉到头部重,有可能整个身体感觉都是重的,因为他肢体里边湿气重,水多了全身自然感觉到沉重。
肿,指的是小腹水肿,当一个人湿气重,小腹就会有水肿胀气的症状,表现为小肚子大,其它部位不大。
如果你中了以上一个以上症状,证明你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
四个方法祛湿气
食疗
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
祛湿效果最好的食物莫过于薏米了。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克、红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将薏米、红豆等洗净,然后一起下锅煮至软烂
薏米红枣粥
用料:薏米30克、红枣15枚、糯米60克、红糖适量。
制法:1、将薏米、红枣、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
2、把薏米、红枣、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熬成稀粥,加红糖即可。
生姜
姜也是祛湿良品,平常做菜肴可以适当加些姜蓉姜片调味,也可以做子姜为主食材的菜肴(姜爆鸭、子姜炒肉片、子姜炖牛肉等),常水中作业的人群则建议常喝甜酒姜汤。紫姜的祛湿效果最好,建议食用紫姜。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清热祛湿汤(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参芪粥健脾祛湿
做法: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在粥中加点荷叶,其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
需要注意的是,党参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冬季进补时使用更为妥当。如果气虚、乏力的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结语:1.喜欢吃水果吗?
2.你知道还有什么食疗可以祛湿的?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