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气血不足老得快,记住这几招,把气血补回来!

发布时间:2022-03-31 发表于话题:女人气血不足该怎么补得快 点击:674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健康养生 > 中医 > 女人气血不足老得快,记住这几招,把气血补回来! 手机阅读

气血,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现代很多人都是气虚、血虚,又或者是气血两虚。有人会说,气血亏虚,吃点补气血的不就好了吗?

如果事情就这么简单的话,那就不应该有气血亏虚的人!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首先是食品补品泛滥的时代。生活中鸡鸭鱼肉,中药的补品,西药的补品,各种营养补充剂都太多太多了,这在以前的时代是不可以想象的。

吃了这么多东西却还有气血亏虚的现象,说明问题不是出在这,那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气血不足有什么表现

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

气血不足的表现:

1、头晕耳鸣

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2、脸色暗淡枯黄

气血充足的人一般都会面色红润,而那些气血不足的 人都是面色苍白的,因为血液流通不到脸部,面色自然不好看。而且气血不通还会引起皮肤问题,很多毛孔粗大、痘痘、肌肤粗糙问题等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

3、眼白浑浊

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4、头发干枯分叉

5、手心偏热或冰凉

6、牙齿不好

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成人牙齿稀疏、牙齿松动、齿根外露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

7、月经量少

8、睡眠质量差

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现代人气血亏虚的原因

1.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

这个大家听得非常多了,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

2.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气血的

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间点燃能量,让自己兴奋起来。比方说,喜欢吃麻辣、打麻将、打游戏、炒股票,饮料喝冰的,这些做法都是日常寻求刺激的行为,极大的透支人体库存的元气。

3.快节奏的生活消耗气血

另一个消耗我们气血的原因就是快节奏的生活。现在什么都快,人们说话语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快,电影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就要剧烈的消耗能量。

人类的趋势注定是会越来越快的,因为工具在发展,技术在发展,但是我们的身体跟得上吗?我们的气血功能跟得上吗?所以应该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这才是一种蓄积能量的状态,才能够把气血养回来。

4.情绪消耗气血最大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对人体气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绪。我们起心动念,谋虑也好,忧思也好,生气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消耗气血。现代人的问题是大脑用过度了。

如果你每天吃了都消化掉了,那么很好!往往多数人吃了都消化不掉,其实这个力气可能只是被虚火顶着,天天进补,去查身体,查出一身病的多的是,还气血亏虚的也多的是。在临床的时候,如果病人的脉象是气血亏虚,精神却很亢盛,我们称之为逆症,这样的病是不好治的,如果是感觉精神不好,想睡觉,这样的病为顺,好治。

古中医补气血首先不是去下补药,而是调平衡理循环,阴阳平衡了,循环通畅了气血自己就会生长。很多人吃完药之后说感觉很累,想睡觉,我说想睡你就睡,这是气血亏虚的人该有的反应,说明人体回到蓄养状态了,气血亏还燥烦亢奋,这就坏了。

很多气血虚亏的人一做艾灸,就会很累。如果知道自己气血亏虚,那么你做艾灸之前后背大枣水就很好。如果艾灸后很兴奋,那么你可以在2个小时后,泡泡脚,再灸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不泡脚直接灸也可以。

到底怎么补气血?

减少思虑,清淡适量的饮食,再有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就好,此四条就是最好的方法,不用去花冤枉钱。

人要有气血,说到底是脾胃功能要好,因为只有脾胃吸收了才能长气血。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怎么样才能健脾胃?

不推荐吃药!

因为如果药就能健脾的话,那就太简单了,吃药就好了,但往往脾胃的问题绝对不能依靠吃药,反而更伤脾胃,会适得其反。

1、健脾胃建议运动。

脾主肌肉,肌肉有消耗有缺乏,脾胃功能才会增长,这是人体自然之作为,药物的外力作用是没有这么大的效果的。准确的讲是适度地运动。运动过度,会适得其反,大汗出反而会消耗气血。运动的最佳状态是运动到身上发热微汗出。

另外,上午运动比下午好。因为上午人体行阳经,顺应其生发;下午行阴经,主静,安静一点,阴血才蓄养。

2、养脾胃可以用艾灸的方式

中脘、肚脐、足三里、太白穴

艾灸时间:

艾灸一周休息1-2天;每个穴位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30分钟。

通过调查发现

越是大城市,气血亏虚的人越多;往往是在小城市,偏远山区,相对闭塞的地方,气血功能好的,身体健康的人会多一些。越是所谓发达的地方,人的心越复杂,活得越累;城里的小孩,零食很多,比大人还能吃麻辣,冰饮料冰西瓜家里常备着,还没上小学就进行各种教育和培训,去调动心智,所以现在气血亏虚的小孩也特别多。

4个动作活气血

眨眼

做法:反复用力眨动双眼,眼球依次左视、右视、转动。重复10次,然后凝视远方1分钟。不仅可以放松眼部肌肉,还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高度近视的人在做此项运动时,需放慢转动眼球的速度。

功效:眨眼起到按摩眼睛的作用,使泪液均匀地分布在眼球表面,起到清洁和湿润眼球的作用。此外,眨眼的瞬间可以暂时阻断光线,令双眼短暂休息

转头

做法:闭上双眼,先抬头尽量向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前胸,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之后头部缓慢绕圈,持续做圆周运动,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10~15次。最后挺直腰背,倚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停留1分钟左右。

功效:颈部按摩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增加颈部肌肉力量,缓和落枕、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等病症。但是老人做此动作时应注意不能过于激烈,以免造成其他伤害。

叩腰

做法:双手握空心拳,反手放在背后,用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注意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使用蛮力。

可从骶部向上叩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如此反复;也可两手搓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附近。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功效: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沿脊柱上行,经常叩腰骶部不仅能疏通血脉和强壮腰脊,还能固精益肾,对脊背疼痛、腰膝酸软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踮脚

做法:双脚同时踮起,只用脚尖着地,两腿不停地上下抖动。

还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久坐的人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运动。

功效:踮脚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使下肢气血运行通畅并温养肌肉。

在《伤寒论》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

廉价健脾四味:人参、姜炙、甘草、大枣 ,各显神通。

中国人早已经将这四味药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太多用。这就是所谓的“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1

甘草大枣最宜补充脾胃津液

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所谓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微温,可以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

2

脾胃寒了快吃姜

姜,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

3

人参没热能,亢奋阴功效不可替代

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地黄阿胶这样没什么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

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具体是怎样的能量运作呢?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性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惯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

总结一下脾四味的作用:

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补中最速;大枣微香,更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黄而偏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外红里黄,兼能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33825.html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气血不足] [气血两亏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健康养生推荐文章

健康养生热门文章

0.6173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