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危害性极大的疾病之一。
但肝病在早期表现非常隐晦,这是因为它是一个"哑巴"器官,缺少痛感神经,以至于在肝病早期不容易被我们发现。
因此,早期的预防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生活中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为肝病埋下了"祸根"。

肝病"祸源"被发现,4种常见食物,建议你尽早忌口
1、久泡菌类
众所周知,菌类食物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但是久泡的菌类不能食用。
因为菌类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会生成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又是一种致癌物质,特别是在高温下,存活率更高。
若体内大量摄入,肝脏将遭受到严重损害,还有可能引发肝硬化,肝脏癌变等疾病的发生。
建议:凉水泡发木耳:1-2小时,热水发泡木耳:15-20分钟。

2、腌制食物
说到腌制食物,给人较多的印象就是方便储存和携带,口感还很美味。
但是过多的食用腌制食物,很容易造成肝脏受损。
因为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
而且亚硝酸盐已在2012年被禁止在食物中使用。
大量食用,亚硝酸盐会在体内降解为亚硝胺,亚硝胺致癌性较强,若在体内聚积过多,很容易加快肝脏细胞受损速度,增加患肝病的几率。

3、发霉食物
若食物的存放方式不正确或者时间过长,部分食物也会出现霉变的情况。
一旦出现霉变,就不要再食用了!
霉变食物会生成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致癌物,多年之前,这种毒素就被世卫组织列入致癌的黑名单中。
误食用1g,就有可能使人体中毒,甚至使肝脏癌变。
建议平时,不要因为节俭,就只将发霉的部分削掉,剩余的继续食用。因为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有极大可能布满了这些毒素。

4、海鲜类食物
海鲜类的食物深受大众的青睐。
很多人都会购买一些存放在冰箱里面,但是它属于海制品,含有很多的寄生虫和细菌。
若食用太多,大量细菌在体内增加,会使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肝病。
特别是,半生不熟的海鲜更不要吃,因为含有的寄生虫会更多,一旦误食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肝蛔虫病或者肝硬化等疾病,甚至可能诱发肝癌。

养护肝脏,建议你牢记2件事
1、多吃蔬菜、水果
很多人都喜欢吃红烧肉、炸鸡等太过油腻的食物,对于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很少。
但这样营养不但不均衡,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带来了极大健康隐患。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油脂,长期食用,会让体内的脂肪含量上升,不利于肝脏的代谢和分解。从而增加了肝脏负担,容易出现脂肪肝。
蔬菜和水果内含非常丰富的纤维素和维生素,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够促进肝脏新陈代谢,加快毒素的排出,使肝脏运行畅通无阻。
2、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给身体更好的健康保障,也有助于肝脏的养护。
在运动时,肝脏的代谢能力明显升高,还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清理。
除此之外,经常运动可以燃烧多余脂肪,降低体内脂肪含量,体重不但得到了一定控制,还能够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减少肝脏病变风险。

小知识:
拥有一个好的作息规律也有助于肝脏健康。
肝脏高效率的工作时间在晚上,若能够及时进入睡眠,肝脏会很顺利的完成工作。
但若经常熬夜,不按时睡觉,肝脏工作效率变低,使部分毒素清理不出去,滞留体内,长期如此,就容易被肝病"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