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布 君说的好啊,这年头的三国话题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能答啊,没干货还动不动在底下放个公众号来收智商税。评论区还夸他精通三国什么的,三国通什么的,我呸!
这位@Lightwing的 《三国演义》里面的哪个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 - Lightwing 的回答 - 知乎,如蒋帅君所言,内容无非是十年前在贴吧被打脸的内容,如今放到知乎居然就可以感慨历史受膜拜了。
看到他回答还有粉丝在洗地,我就加一段,把话说的再实在直接一点,他这篇回答从头到尾几乎就是在胡说八道——因为【他口中赵云没有做过的事和没去过的地方】其实历史上的赵云大部分都做过都去过,反而他口中某些演义里赵云做过的事情(比如救援马谡),其实演义里根本没写,也不知道他从哪本读物看到的。

他回答中说了一大堆关于【赵云演义里去过很多地方】,可历史上赵云确实就去过很多地方啊!这样说出来有意思么?这个问题是演义里哪个历史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说了一大堆赵云去过的地方,不是闹笑话么?
历史上的赵云早年追随公孙瓒,在华北地区转悠,后来跟着大耳朵奔波中原,转战荆楚,深入益州,后来又征伐汉中,伐吴时镇守江州奔走永安,北伐又到箕谷牵制曹真,去的地方多不是很正常?
有何问题?还说【反正很夸张】?至于演义里说去过但历史上没记载的,南中?东吴?演义里最多加了这俩地方吧,这也叫与真实历史反差最大?
————————————————————————
他要是只在回答里说赵云在演义和历史差距大,这点我当然没意见,(毕竟演义是战神,若舞梨花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寒不敢迎敌)
他要是只在回答里说赵云不算是什么大将,而不拿赵云和所谓蜀国大将陈到比较,我也没啥意见;(和关、张比嘛,人家关张史书万人敌,熊虎之将,入武庙的人啊,多少南北朝猛将都崇拜的人物,这位答主却说关张夸得好厉害,演义里那个略黑好吧)

一、然而他说很多重点战场赵云都在,总有他的份,两次救阿斗,催刘备伐吴又救了刘备,救了马谡什么的——诶?有问题啊!

赵云两次救阿斗,有问题么?
第一次,建安十三年,当阳之战,救援主母和后主,使得二人得以保全,本传明文,有问题?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赵云传》第二次,建安十六年,截江救阿斗,和张飞一起保住大耳朵血脉!
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不要说《赵云别传》不可信,至少人家司马光采信了,还写进了通鉴:
孙权闻备西上, 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建安十六年》【此处目录卷目多谢知友 @蓝欧 指正】催刘备不要伐吴并救援刘备,确实是去救了啊只不过到永安的时候吴兵已经退了而已。如此识大局,有政治眼光的将领,蜀汉还有多少位?这位答主给我来一打?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告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 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黄初二年》
至于这位答主说赵云救了马谡?纳尼?我怎么没印象,演义里赵云也没救马谡啊,只不过失街亭的时候听从诸葛亮的命令断后而已。
再说,云妹人家在汉中之战也是闪耀了一把啊!一身都是胆,可不是没出处!
三月,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 刘备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也有汉川矣。」乃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 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鬬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 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建安二十四年》——————————————————————
二、这位答主又说了,说赵云在演义占了很多其他蜀国将领的功劳,你倒是具体说说什么功劳啊,都占了谁的啊,让我李菊福一下?
然后这位答主说,陈到。Are you kidding me?

我就笑了,赵云在三国志确实没多少篇幅,但陈到这个人篇幅更是少的可怜啊!不知道这位答主是如何得知他的所有战功都归赵云的了?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杨戏传》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将赵云和陈到一起并列,且赵云排在陈到之前。陈寿介绍陈到也是说【陈到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也就是说陈到的名气与地位一直是比赵云要小要低的,而且陈寿都对他没什么具体事迹可写的,不知道这位答主是如何知道陈到的事迹的?
据我所知,陈到官至蜀汉的永安都督,其人网络人气热很大一部分是归因于“白毦兵”,毕竟热血网络历史青年最喜欢什么特种部队了,因为高顺的陷阵营就说高顺比关羽张飞厉害,因为曹纯的虎豹骑就说八虎骑逆天,因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说帅比,因为鞠义的先登死士就说步兵高能,还有什么无当飞军什么的。
不过演义里好像也没赵云任永安都督和统帅白毦兵的相关记载吧?谈何赵云抢夺他的功劳呢?
本来你说赵云不是大将我不否认,我本以为你是拿他和关羽张飞比。然而既然你口中名亚于赵云的陈到都能称为蜀国大将,赵云就不行了?

田余庆先生在《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中已考证该信实际上是写给都护李严的,并考证出白毦兵其实就是以白髦牛尾巴作为装饰的羌胡兵。

据洪武雄先生考证,蜀汉的永安都督在前期是隶属于江州都督管辖的——并不能说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就比赵云厉害,毕竟赵云还曾当过两年的江州都督呢!(赵云督江州为章武元年到三年,陈到为永安都督当为建兴四年到建兴八年之前,陈到卒年依姜维任征西将军年份而定),详见《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

—————————————————————
当然为了防止某些对我特别关注的人举报,说我回答无关内容,我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差距最大的是诸葛亮。
正史中他是位伟大的丞相,一流的军事家与政治家,是一个人;
而演义中他是个动不动把同事当傻子,没事就神叨叨的妖道。
顺便科普下,很多人因为受网络(苏轼也有一部分)影响,多认为羽扇纶巾这种形象是后人强行加给诸葛亮的,甚至说是诸葛亮把周瑜的衣服给抢了。
然而,不能因为苏轼说周瑜羽扇纶巾就说诸葛亮不是羽扇纶巾啊,儒将打扮而已,且最早记载葛巾白羽扇的打扮可是形容诸葛亮的,晋朝人,可信度够高吧?也比苏轼可早了几百年。
《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太平御览》卷七〇二引晋裴启 《语林》:“ 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 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