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著名故事,清朝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25 发表于话题:大清历史 点击:3528 当前位置:114养生网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的著名故事,清朝历史故事 手机阅读

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历史故事:

1、康熙时期,智除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2、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

康熙帝于继位之初,三藩势力如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等涵盖全国之半,他们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当时部分大臣担忧三藩叛变而反对,最后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无惧三藩而同意撤除。这使得三藩与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与台湾明郑的郑经联合发动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入云南,继承吴三桂之位的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平定。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亡。

3、雍正时期,内部革新

雍正帝获得隆科多的协助继位,赖年羹尧平定青海乱事以稳固政局,然而后来因故赐死年羹尧、幽禁隆科多。雍正帝在位时期,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

4、雍正时期,对外政策

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

5、嘉道时期,民变不断

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这时期还爆发了白莲教、天理教等农民抗争,社会冲突激化,鸦片流入中国、八旗的生计问题、钱粮的亏空、河道漕运的难题,清朝国势日非。清朝倾全部的军事、财政力量,全力平定叛乱。

扩展资料:

1、乾隆时期,“平定西北”:

对外方面,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去世,国内诸子争位。乾隆帝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派降将阿睦尔撒纳为引导,以定北将军班第率军平定准噶尔,攻下伊犁。而后阿睦尔撒纳想要成为新一代准噶尔之主,由于没有获得乾隆帝支持而叛变。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再命兆惠西征,兆惠率轻军渡沙漠围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反被包围于黑水营。隔年清将富德率军解围,兆惠与富德最终攻灭大小和卓,并让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各国成为藩属国。

2、参考文献: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明明已归顺,吴三桂为何又在突然间背叛李自成、康熙简介,大清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平、《清朝皇帝传略》之努尔哈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历史

清朝及清朝以后故事有名故事

清朝最有名的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关于清代历史故事

清代档案内容丰富,记述了一代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边塞、民俗等诸多细小的史实,不失为治史修志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

清代历史档案目录(选) 1、 喀拉沁旗德勒格尔由 2、 本各公务训令呈状布告由 3、 台吉鲍振海请求井子沟开煤窑由 4、 皇太后给各王公等夫人恩赏绸缎由 5、 汉民窦山呈控杨才为私卖子媳由 6、 盟长处送公文旅费之件由 7、 本旗调查箭丁军征会盟卷由 8、 宣统三年蒙旗关于土地卷 9、 德西巴牙尔任意成立学堂之件 10、石灰窑卷 11、金钟因病误差之件 12、历年本旗进贡呈报台吉之件 13、白岔孙桂柱卷 14、 大庙永盛当底基赁给益厚祥由 15、 住永和宫喇嘛等卷 16、设立事业公司卷 17、 移会围场何总辨购运木植由 18、 大庙分县迁移之件 19、 高山王凤宝土地之件 20、 本旗封禁白音卜罗山场之件 21、 调查本旗职员表 22、 为土地民事由 23、 奏摧取钱粮按直隶省规章新了荒地一体辨理 24、 龙王庙砖瓦窑拉砖车警伤人卷 25、 本旗请求有急事用电线 26、 各省晋贡差事去年下命令止住 27、 赦旨赐赏公文 28、 王爷的手续札谕 29、 关于宣统二年热河都统咨文无论各案公文用汉文之件 30、 宣统二年左旗贝勒身故之件 31、 扎鲁贝翁牛特旅达公等升赏之件 32、 宋玉函私开煤窑卷执照由 33、 塔卜乌苏煤窑 34、 关于宣统三年赤峰街杨绅裕文领红契之件 35、 翁牛特左旗袭贝勒爵由 36、 富协理诤二品项带由 37、 查传贾天喜贿和箭丁之命卷 38、 多伦辉宗二寺喇嘛等偷卖大青蓝事由 39、 雷春和领契卷 40、 蒙民作亲 41、 长寿喇嘛卷 42、 安拜章京黄云峰病故伊子黄振铎子袭父职卷 43、 查庙宇卷 44、 建平县查考地基卷 45、 富协理卷(田产银项) 46、 李才徐华清为水渠呈词由 47、 札饬火票汇存 48、 北京白塔寺明喇嘛卷 49、 管旗章京乌令嘎告假推职 50、 赤街局子辨公来往书信 51、 招苏六牌地方报天灾 52、 西坤兑沟村长杜光明舞弊 53、 命令直隶省汉民欠钱粮赦旨 54、 陆海军编制 55、 国籍条例 56、 蒙旗规定罪犯法律 57、 民事习惯 58、 大喇嘛占巴拉到尔吉呈控案 59、 禀贺新都统诚到任 60、 关于宣统元年热河都统受恩复爵之件由 61、 关于宣统二年本旗六分地之荒地汉民华廷喜任意开垦耕种之件由 62、 为缉贼章程拟十二条由 63、 金银铁开煤窑等卷由 64、 南箭亭子卷由 65、 当白彦仓土地卷由 66、 大庙街喇嘛巴雅侵吞永盛当房号由 67、 封皇太后颁布恩书之件由 68、 本旗内来往公函文件由 69、 饬扎禁卫军由 70、 地捐事由 71、 催饬新政又铁路之件 72、 关于本旗民人口调查关系 73、 宣统年间开办红花沟 74、 督销局盖厂卷 75、 户口台吉等袭爵由 76、 披甲高起存呈控小喇嘛侵地之件 77、 敖汉阿们喇嘛卷 78、 关于宣统元年查户口缀 79、 佃户高云奎筑渠 80、 热河盟长处答伏来往零星公文蒙汉字卷 81、 蒙古实业 82、 开鲁失守又查敖汉聚兵等 83、 民国年间杂卷 84、 协辨盟务之件 85、 本旗王爷住北京时协理旗员呈送费资之件由 86、 本旗各宗公文之件 87、 乌和立大等到任之件 88、 奉称皇后名讳须布黄文之件 89、 东三省属理省长到任之件 90、 各国人游历保护之件 91、 咸丰六年热河省书信稿件 92、 台吉朝古达札布之妻牛首铺被台吉拉目扎布窃去事本旗公署派员调查判回本主 93、 老府普庆寺竖旗杆等化费 94、 赤峰部员四月二十日受任通知书 95、 雍正十年敖汉旗台吉罗卜仓兴兵征兵本旗披甲崇各勒太逃走之件 96、 理藩院移文皇帝大会各旗进京报名氏由 97、 理藩院移文查杆苏勒格逃走之兵拿获 98、 给钦差敬送马羊酒席事由备文送左旗公函 99、 奈曼旗内王公台吉披甲等数之件 100、奈曼郡王阿萨拉等旗卖给奉天黑龙江七千事 101、理藩院移交各旗呈请通知 102、理藩院文内本旗内滋生马 103、告尔沁等诸旗田降霜冻无得粮旗内散给粮报理藩院 104、阿鲁克尔沁贝勒达嘎但加噜扎萨克等备兵马 105、本旗台吉那存于喀拉沁他布囊结婚姻事 106、边防预备兵 107、本盟内买骗马送军营处交本旗协理送到报理藩院 108、雍正元年本旗三等台吉洛卜仓出军之劳奖励 109、本旗贝勒朋素格台吉等带骑兵前往银吉嘎河地方 110、本旗达尔汉班珠拉等袭爵事上报之际理藩院来的文 111、嘎尔沁各旗之出发兵内逃遁壮丁 112、在希墨立代地方会盟由 113、乌格勒德成立箭务赏马匹为产业在柏彦吉鲁何住的由 114、钦命扎萨克王公台吉等谨遵规定法律由 115、外五十旗又哈拉哈旗奉领四特信息废止一年二次可也由 116、治理口外蒙旗大人衙门公函为土地事由 117、军务用的骆驼营院移木头成子地方理藩院由 118、理藩院咨查达立元嘎三省军兵缺少马匹另行采办由 119、得鹿送京公事由 120、调查逃户蒙民事由 121、翁牛特贝勒朋苏嘎台吉大嘎卜等前往银吉嘎伐兵人马数目由 122、高尔沁敖汉等二十一旗三千军镇边由 123、本旗理藩院呈报无牧放牲畜由 124、理藩院转奏翁牛特巴林旗等年景歉收恩赐赏银五万两 125、理藩院咨文告尔沁公文转咨由 126、王爷进京叩贺新年面遇皇帝事由 27、皇帝后逝世断孝由 128、赏赐羊事由 129、本旗台吉卓各吉尔义助兵差由 130、本旗仓粮分给旗兵甲丁收敛不足再秋景丰收时积存仓之件 131、乌木拉两路军兵备办由 132、各旗转送马羊等情由 133、钦命阿担太地方备兵保安由 134、散给穷民粮食事由 135、有骟马不可陷匿由 136、皇帝驾下本旗郡王进京面遇由 137、钦命盟长军征由 138、镇边将军和硕亲王处公文本旗发去的军人有受伤害病由 139、在盟长处采买马匹由 140、围场查勘由 141、关于赦匪人之罪减轻由 142、为巡狩事由 143、理藩院大立汗嘎备兵马匹等件由 144、选派青年由 145、军行银吉嘎事报理藩院由 146、阿鲁克沁旗念万寿经由 147、三官仓事由 148、赤峰县衙门咨文底稿由 149、本旗王爷接印齐集职员赏由 150、本旗福晋自己任意回娘家由 151、盟长调查蒙旗练军备兵驻防由 152、台吉等受爵事由 153、普庆寺喇嘛来旗禀称卜罗科川骆子沟佃户谢九景孙珍福昧租 154、本旗讨经念时为旗于众平安由 155、印务处零星底稿由 156、赤峰县来文由 157、光绪三十四年本旗煤矿山份之件 158、法院咨此新定法律减等之件 159、喇嘛素立其们呈控义如各勒吐抗债之件 160、军征会盟事由 161、在外入公资用钱由 162、零星照契合同蒙汉文稿由 163、敖汗郡王丹林达尔大嘎因事卸职之件 164、管旗章京巴达楞桂因公赴北京路遇景古屯得病身故之件 165、呈报本旗管旗梅伦章京等名稿底由 166、本旗梅伦珠然阿喇嘛巴雅等盟长来文移提之件 167、本旗大小旗员等王爷为遇子事由 168、本旗公旺布林沁前往卜王旗请转世喇嘛之件 169、外省教员游历由 170、本旗军征札饬四泰领札令之件 171、外蒙规定以来教道发展由 172、皇太后称奉恩书之件 173、会盟调查台吉壮丁户口由 174、盟长移内钦命恩施济老贫民由 175、关于照盟各旗于县署修理房屋之件 176、赤峰部院文内查土地由 177、安大王爷之格格恩赐封册文等件由 178、称报给税官知本旗穷蒙民无地土抽出三千顷事由179、公爷贡格拉布丹原有功劳调查由 180、山东济南府宋显设立邪教由 181、关于乾隆年在赤境内设立营卡案由 182、所犯圣讳之字更正由 183、乾隆本旗王公格格等领诰命由 184、关于道光二十一、二、三年领俸之件 185、军务事之件 186、敖汉札萨克亲王贺喜之件 187、大庙分县倪承璐勒赃受贿之件 188、文童赵滋惠呈控唐文德吝抗东金肆闹学党之件 189、赤峰县移文本旗会同调查红花沟金矿 190、梅伦散平阿等禀呈之件 191、热河属蒙旗内蒙汗杂居开垦荒地 192、多伦喇嘛庙缴纳租子台帐 193、盟长来文蒙旗年景歉收放借款之件 194、本旗札萨克王公安邦章京云骑尉等领俸 195、雍和宫喇嘛钱粮等移植催事 196、本旗遣使员老卜仓领俸银报理藩院 197、盟长来文翁牛特左旗敖汗旗等地方贼匪四起搅乱之件 198、关于内书禀帖三宗 199、本旗军查壮丁之件 200、高梅伦由北京代表印契文约关系 201、东公爷进京由 202、哈拉沁旗扎萨克乌凌阿查围场之件 203、卓昭两盟内旗立学校选送学生之件 204、赤峰县长到任之件 205、盔甲山封禁山场之件 206、协理管旗章京梅伦札兰藩天达等身故饬令致祭等件 207、本旗内设立青苗会之件 208、翁牛特郡王赴京之件 209、本旗训练太平社会蒙汉协助之件 210、关于乾隆年王公年班领俸卷 211、古杜河东驼头山阳破隆汤沟煤窑执照合同卷 212、王贝子娶格格事 213、本旗禁止山场之件 214、禁止砍伐山野树木之件 215、理藩院为土地来公函 216、报年景事本旗进京报号 217、喇嘛散玛丹僧格之侄德腾将土地典于卢国丰 218、本旗大碾子于家营子地方产出砖瓦窑该村汉民刘山成等禀请开窑 219、赤峰县到任乌和至达到任之件 220、呈请盟长因公赴旗辨公人马费银减轻 221、张家口蒙地开垦 222、盟长转理藩院公函调查旗界表 223、光绪元年起赤峰三成税 224、天主教民官仓地事项 225、敖汗庆贺二盟长 226、班禅师尊未到经席 227、三品台吉汉底无子抱养近旗巴雅撤呼龙爵三品 228、钦命部员阿荣嘎调查水利 229、皇帝恩施外蒙理藩院转咨大夫种豆 230、土地汉人名册 231、口外王贝子公台吉他布囊等每年进贡马驼等 232、昭乌达盟地方来钦差大臣检查军人身体强壮预备做战 233、巴林旗翁牛特右旗建设驿站 234、本旗转报赤峰部员旗界 235、吴钦差勘丈土地上奏 236、皇帝驾往奉天避署护送 237、公大瓦希立承领诰命 238、赤峰钦差衙门丈量土地时蔡先生勒索民人钱 239、本旗头品二品三品台吉等原系何等劳绩 240、钦命赤峰部员查本旗塔布乌苏地方产煤 241、本旗调查驿站土地 242、协理其然札巴缺出四台级台吉恩科升任协理 243、喀拉沁马希达由 244、永和宫请转世活佛喇嘛 245、本旗协理乌尔棍布年迈辞职之件 246、蒙古地方所用洋货等物之件 247、盟长咨文热河通知慈惠正白王太后名译满蒙字样之件 248、进贡人壮山在泉州被之件 249、蒙民李云亭呈控天主堂教民曹明山侵占房院土地之件 250、关于乾隆四十五年本旗公爷袭爵 251、本旗公署及外部职员人名 252、进贡物件归何处由 253、关于宣统元年调查被军在阵受伤之件 254、皇帝请皇后 255、赵青山带兵击匪之件 256、本旗王公台吉等受封袭爵由 257、呈状事宜 258、阿鲁克尔沁旗盟长贺喜本旗内札饬训令之件 259、日华洋行敖汉王府保护所三十年式炮送来建平县查送之件 260、蒙直隶劝业道札发部定农会简章饬令筹寿设农会由 261、蒙直隶工艺局札饬筹辨工艺由 262、禀请开辨车粮苏油等捐总卷

谁知道清朝杰出人物的故事。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清朝有什么名人还有他们的故事

想要哪个清代名人的故事啊!也不说清楚,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孝庄皇太后,扶助三任皇帝为清朝的稳定建立功勋。 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编,刘统勋任刑部主事,其子刘墉乾隆时宰相民间多传其与和绅斗智的故事。 于成龙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廉吏”。 和绅,乾隆的宠臣,清朝第一大贪官,民间有“倒了和绅饱了嘉庆”的俗语。 慈禧历史学家评其“朝乱宫不乱”。 曹雪芹《红楼梦》前80回作者,后世对于此书形成“红学”。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第40集《蒲松龄草亭路问》 这个故事讲述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第45集《纪晓岚知错改过》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既聪明又顽劣,很为自己吟诗作对的天赋而骄傲,对学堂里的先生也不放在眼里,上课时常常迟到、开小差。为了教育纪晓岚,石先生花费了不少心思,而纪晓岚也终于领悟到先生的苦心,从此开始发奋努力。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君臣斗智》 乾隆考和绅“什么高 什么低 什么东 什么西 什么厚 什么薄 什么瘦 什么肥”这些个问题。 和绅哪会啊,就去问刘墉。没想到刘墉喝高了,胡乱告诉他“黄瓜高 茄子低 冬瓜东 西瓜西 喝酒厚 耍钱薄 羊腱子肉瘦 羊尾巴油肥” 第二天,和绅就把这套词和皇上说了,皇上大怒,申斥了他,问刘墉同样的问题。 刘墉醒酒了,自然答得很到位:“君在上 臣在下 文在东 武在西 皇恩厚 人情薄 严霜瘦 春雨肥”

谁有从隋唐到清朝的历史故事?要完整的!!!

寇准抗辽

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有人向宋真宗 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 宋真宗说:“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强任性,怎么办?” 这个大臣说:“现在辽朝进犯中原,正需要像寇准这样的人来承担大事。” 寇准在宋太宗时期担任过副宰相等重要官职,他的正直敢谏是出了名的。有一次,寇准 上朝奏事,触犯了宋太宗。宋太宗听不下去,怒气冲冲站起来想回到内宫去。寇准却拉住太 宗的袍子不让走,一定请太宗坐下听完他的话。宋太宗拿他没有办法,后来还称赞他说: “我有寇准,就像唐太宗有魏征一样。” 但是正因为他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权贵,后来被排挤出朝廷,到地方去做知州。这一 回,宋真宗看到边境形势紧急,才接受大臣的推荐,把寇准召回京城。 公元1004年,辽朝萧太后、辽圣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已经到了澶州 (今河南濮阳,澶音chán)。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寇准劝真宗带兵亲征;副 宰相王钦若和另一个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 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听了这些意见,犹豫不决,最后召见新任宰相寇准,问他说:“有人劝我迁都金 陵,有人劝我迁都成都,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寇准一看两边站着的王钦若和陈尧叟,心里早有了数。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 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他认为只要真宗亲自带兵出征,鼓舞士气, 一定能打退辽兵;并且说,如果放弃东京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 住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自率兵出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大队人马刚刚到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听到南下辽军兵势强大,一些随从大臣吓坏 了,趁寇准不在的时候,又在真宗身边唠叨,劝真宗暂时退兵,避一避风头。宋真宗本来很 不坚决,一听这些意见,动摇起来,又召见寇准。 宋真宗对寇准说:“大家都说往南方跑好,你看呢?” 寇准严肃地说:“主张南逃的都是懦弱无知的人。现在敌人迫近,人心动荡。我们只能 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如果前进,河北各军士气百倍;如果回兵几步,那么全军瓦解, 敌人紧紧追赶。陛下想到金陵也去不成了。” 宋真宗听寇准说得义正辞严,没话可说,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定不下主意。 寇准走出行营,正好碰到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寇准冲着高琼说:“您受国家栽培,该怎 么报答?” 高琼说:“我愿以一死报国。” 寇准就带着高琼又进了行营,重新把自己的意见向宋真宗说了一遍,并且说:“陛下如 果认为我的话不对,请问问高琼。” 高琼在旁边接着说:“宰相说的话是对的。禁军将士家属在东京,都不愿南逃。只要陛 下亲征澶州,我们决心死战,击败辽兵不在话下。” 宋真宗还没开口,寇准紧接着又逼了一句说:“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动身!” 在寇准、高琼和将士们的催促下,宋真宗才决定动身到澶州去。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带了 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达兰中箭丧了命。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又痛惜又害怕。她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觉得宋朝不好欺 负,就有心讲和了。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黄河,到了澶州 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 声雷动。 萧太后派使者到了宋朝行营议和,要宋朝割让土地。宋真宗听到辽朝肯议和,正合他的 心意。他找寇准商量说:“割让土地是不行的。如果辽人要点金银财帛,我看可以答应他 们。” 寇准根本反对议和,说:“他们要和,就要他们归还燕云失地,哪能再给他钱财。” 但是,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曹利用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曹利用 临走的时候,宋真宗叮嘱他说:“如果他们要赔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万也答应算 了。”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只是当着真宗面不便再争。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 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 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下来,由宋朝每年给辽 朝银绢三十万。 曹利用回到行营,宋真宗正在吃饭,不能马上接见。真宗急着要知道谈判结果,就叫小 太监出来问曹利用到底答应了多少。曹利用觉得这是国家机密,一定要面奏。太监要他说个 大概,曹利用没法,只好伸出三个指头做了个手势。 太监向真宗一回报,宋真宗以为曹利用答应的赔款数目是三百万,不禁惊叫起来:“这 么多!”他略略想了一下,又轻松起来,说:“能够了结一件大事,也就算了。” 他吃完饭,就让曹利用进来详细汇报。当曹利用说出答应的银绢数目是三十万的时候, 宋真宗高兴得简直要跳起来,直称赞曹利用办事能干。 接着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不用说,这笔巨 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 由于寇准的坚持抗战,到底避免了更大的失败。宋真宗也觉得寇准有功劳,挺敬重他。 但是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却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真宗亲征,是把皇上当赌注,孤注一 掷,简直是国家的一个大耻辱。宋真宗一想起在澶州的情景,真有点后怕,就反过来怨恨寇 准,竟把那忠心耿耿的寇准的宰相职位撤了。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清代著名長史人物

康熙前期的四大辅政大臣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康熙中期的辅政大臣 纳兰明珠:内务府总管,内弘文院学士,兵部尚书。 索额图:领侍卫内大臣,索尼第三子。 杰书:康亲王。 图海 陈廷敬:《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 李光地 熊赐履 汤斌 于成龙 姚启圣 施琅:原是明朝将军,后归清。精通水战。 康熙后期的两大辅政大臣 张廷玉 马齐 佟国维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祜);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后废皇太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53年-1678年3月18日),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7世纪-1689年8月24日),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允(胤)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衬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1694), 满洲镶黄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册为贵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胤)礻我,一女,夭折。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惠妃,纳喇氏(?——1732),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二子,承庆、允(胤)褆。 荣妃,马佳氏(?——1727),员外郎盖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为荣妃。雍正五年闰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岁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胤)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宜妃,郭络罗氏(?——1733),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为宜妃。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岁以上。三子,允(胤)祺、允(胤)禟、允(胤)禌。 。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诚仁皇后的妹妹,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时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胤)玑(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旋晋为妃。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宣妃,博尔锦吉特氏(?——1736),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的侄女。康熙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处进宫为嫔。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当在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皇七子允(胤)佑(示字旁),生有残疾(脚跛),康熙三十七年封为贝勒, 少年康熙 四十八年晋升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升为亲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岁,谥曰“度”。 定妃(1661——1757),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人,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胤)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她也是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顺懿密妃,王氏(?——1744),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1640——1709),为苏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康熙二十余年进宫,时年大约十六七岁,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岁夭折)。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太嫔,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岁。次年同日奉安。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胤)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通嫔,纳喇氏(?——1744),监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岁以上。二子皆殇(是康熙实际上第9和第12个儿子),一女。 襄嫔(?——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胤)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1698——1739),员外郎多尔济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岁。一子,允(胤)祜。 少年康熙 静嫔,石氏(?——1758)。一子,允(胤)祁。 熙嫔,陈氏(?——1737)陈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处二日薨(刘心武认为她是《红楼梦》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岁以上。一子,允(胤)禧。 穆嫔,陈氏(?——1727前),陈歧山之女,享年在30岁以上。一子,允(胤)祢。 僖嫔,赫舍里氏 (?——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满洲镶黄旗人,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皇十九子允(胤)(礻禹)。卒年不详。 贵人,袁氏,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胤)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康熙狩猎图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胤)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子女 爱新觉罗·承瑞 爱新觉罗·承祜 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长生 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允禶 爱新觉罗·胤礻禹 爱新觉罗·胤禨 爱新觉罗·胤禐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 康熙出巡图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单单十三子胤祥死后雍正将“胤 ”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2947.html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史记] [清朝] [明朝历史] [宋朝] [清朝历史] [历史故事] [康熙] [雍正] [二十四史] [乾隆] [清朝皇后] [李密] [晋书] [元史] [万斯同] [爱新觉罗·胤祉] [理藩院] [我在大清当皇帝] [雍正妃嫔] [宋真宗] [曹利用] [八旗

相关APP下载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话题

综合推荐文章

综合热门文章

0.0984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