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孩子脾胃不好的症状
孩子脾胃虚弱,尤其是幼儿,不但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且易生其他疾病,家长应引起注意。
儿童脾胃不好的原因: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或是长期服用抗生素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特别容易感冒,身体消瘦,多面色萎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如出现花斑),眼带青暗,鼻梁有青筋,头发稀疏,指甲脆薄有白点,还经常易患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睡眠不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减退,但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常有腹泻;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宝宝脾胃虚弱的症状:
一、长期厌食
消化不良、积食、饮食不节等都会引起孩子厌食,当然脾胃虚弱也会导致宝宝厌食。宝宝不爱吃饭,对身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严重的话会导致发育迟缓。妈妈可以在饮食上来调节宝宝的厌食行为。妈妈在选择食物上除要考虑各种营养外,还要注意是否容易消化,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的多菜品,以增加宝宝的食欲。健脾开胃的食物多做些,油腻的生冷食品少吃些,而且宝宝饮食要定时定量。
二、口水不断
宝宝在幼儿时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当宝宝牙齿长全的时候还在流口水,问题就严重了,有可能就是宝宝脾胃虚弱导致的。宝妈可以在饮食中添加山楂、麦芽、山药、红枣、青鱼、薏米等具有脾胃作用的食材,通过饮食来调理宝宝的脾胃虚弱。
二、久咳难愈
除气管炎引起的宝宝久咳不愈,因脾胃虚弱致使的咳嗽如果不对症下药的话,也会导致宝宝咳嗽不停。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治疗咳嗽的药物,最好再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的口服液。另外还可以用推拿捏脊的方法来辅助治疗。在推拿时要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宝宝背部皮肤约0.5~1厘米,沿脊椎两侧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做一到两次就好。
宝宝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一、喂养得当:健脾和健胃 多吃热饮少食寒凉食物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过食肉类、油腻生冷食品,避免伤食;家长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宝宝脾胃虚弱偏内寒,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宝宝脾胃虚弱偏内热,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
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受。
二、保健按摩:小儿捏脊疗法 推拿按摩穴位
1、小儿捏脊疗法
对婴幼儿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十次,每天1~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三、中药调理:婴儿健脾散 小儿化积口服液 清热 消食 通便
1、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儿童 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2、偏内热的患儿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
3、脾胃虚弱型
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大便稀薄。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4、脾胃运化不良型
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5、胃阴不足型
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