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中医缺乏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因此很容易被一些中医术语搞得晕头转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很多专业的中医医师,也对一些专业术语一知半解,忽悠一般患者尚可,但穷究医理,则行之不远矣。本文即对一些常见的中医术语解而剖之,分而析之,总而言之,以便大家轻松掌握。
这篇文章完全是本人自行创作,没有进行Ctrl+C、Ctrl+V,是边想边写的,所以可能有不全面的地方,以后再慢慢补充。另外,里面的观点,都是我本人的观点,有不少是和现行教科书不一样的,当然也就和很多中医医师的观点不一样。我知道教科书是什么观点,也知道教科书的哪些观点与临床不符。所以,如果哪位同行感觉我说的不对,请你绕行,不要理会我即可。因为我不想争论,对与不对,疗效可以给出答案。
文章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慢慢写,慢慢完善,敬请等待。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气虚
气虚,即阳气虚。阳气,就是功能、能量、热量。阳气不足,就是指人体的功能不足、能量不足、热量不足。但气虚偏重于指人体温煦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阳虚重点指人体的温煦功能不足。阳虚和气虚实质上是一回事。
血虚
血虚,即血液不足。广义的血虚,也包括人体的津液不足,营养不足。血虚与西医所谓的贫血近似,但范围比贫血更为广泛。贫血主要指血液中红细胞不足,或血红蛋白含量不足。血虚除了上述两个指标之外,还包括血液总量不足。所以,很多血虚患者,西医检查并不贫血,就是因为他们只是血液总量不够,但是血液中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含量都还是可以的。
气血两虚
气者,功能、能量。血者,血液、津液、营养物质。气血不足,就是说,你身体的功能不够用,功能低下,同时身体的血液、津液、营养物质也不够用。总而言之,是身体的正气不足,身体各方面功能低下,同时营养供应跟不上,贫血。 气虚血虚,是全身性的表现,是根本病机,是各个脏腑共同的表现,基本不存在某些脏腑气血不足,另一些脏腑气虚过盛的表现。(气虚不足而现肝胆火旺的情况,存在一个表述误区,后面会讲到。)
气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生血,血载气。气旺则血足,气行则血行。简而言之,血是人体自身制造出来的,所以人体功能有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是血是否充沛的关键。因为现在人都不缺饮食,营养的摄入都很充沛。能不能把吃进来的营养吸收转化,制造出血液来,是血液充沛与否的关键。所以,现在绝大多数所谓血虚、气血两虚,都是因为气虚引起的,所以关键在于补气。气足了,血液自然充沛。如果气不足,补再多的营养和保健品,都无济于事。相反,营养摄入过量,运化不掉,反而产生大量的垃圾,形成痰湿,危害健康。因此,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不管你是气虚、血虚还是气血两虚,都一律要补气,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气郁
气郁就是体内气运行不畅。但是这个气不是说体内有空气,而是说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身体功能运行不正常,功能分布不均匀,就是气郁。有时候气郁患者会腹胀,肚子里面有气,揉揉肚子,放几个屁就好了。所以有人说气郁就是体内有空气。这是以偏概全。气郁可以导致肠道蠕动缓慢,肠道蠕动慢,内部的空气(有吃饭带进去的,也有食物分解产生的)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腹胀。这只是消化道的特殊情况,与整体的气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中医讲究经络,认为气机运行是通过经络进行的,因此气郁都是因为经络不通。尤其是肝胆经,是负责全身上下气机条畅的,肝胆经不通,则气机不畅,即气郁。所以气郁和肝胆经的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关。所以气郁和肝气郁结基本是一样的。那么要想解决气郁,就要疏理肝气,即疏肝行气。
血瘀
血瘀就是血液运行不畅,血细胞在循环末梢停滞、或运行缓慢。有些血细胞在某处停留太久,超过其寿命,就会死亡、分解,代谢垃圾则长期堆积。皮肤是循环末梢,最容易产生淤血和代谢垃圾,如果排出不畅,就会沉淀,形成各种斑点。下腹部是另一个特别容易形成淤血的地方,尤其是女性,如果月经不畅,淤血就会堆积,影响健康。因此,建议多走路,以肢体运动,驱动血液运动,减少淤血。
气滞血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血瘀多数都是因为气滞所致。因此,解决血瘀,首先要行气,行气就要疏理肝胆经。当然,也可以直接活血,中药有很多活血药,比如川芎丹参等等。血液运行畅通,气机运行也就畅通。所以气和血是相辅相成的,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行。只不过,活血有限度,尤其是育龄妇女,活血过度,会造成出血不止。所以活血最好是从行气入手,辅以活血,比较安全有效。
行气活血
行气就是使气机运行顺畅一些。行气最好是疏通经络,尤其是疏通肝胆经。具体方法有很多,吃药、理疗都可以。柴胡、陈皮、青皮、香附等都是常用行气之品。活血就是使血液运行顺畅一些。活血可以先行气,以气推动血液运行;也可以直接活血。药疗理疗都可以。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等都是常用活血之品。
阳虚
阳虚就是指人体功能不足、能量不足、热量不足,尤其侧重于温煦身体的功能不足。阳虚和气虚是一回事,只不过侧重面不同而已。现在阳虚体质的人非常多,比比皆是。就其原因,与现代人体温普遍降低有关。现代人体温大约比50年前下降1℃左右。原因主要有:太阳照射少、体力劳动和运动少、空调冰箱风扇大量使用、冷饮啤酒大量饮用、寒性果蔬大量食用、农药残留高、环境污染严重、过度熬夜、性生活过度、西药和抗生素等大量滥用等等。现在导致人体质阳虚的因素太多,不胜枚举,所以阳虚的人很多。
阴虚
阴虚就是指人体的营养不足、津液不足、血液不足;尤其侧重于津液不足。阴虚和血虚类似,只是血虚更偏重于血液不足。其实都是人体组成的物质基础不足。现代人营养充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了又不活动,营养在体内大量堆积。因此,现代人往往都是营养过剩,也就是阴盛。阴盛分两种,如果阴液以津液和身体所需的形式大量存在,则是好事,是健康;如果阴液是以痰浊水饮的形式存在,以代谢废物的形式存在,则是坏事,不健康。
现在不也有很多营养不良的人存在吗?他们是不是阴虚呢?
他们不是阴虚。因为他们营养不良,不是因为营养供应不足,而是因为身体功能不足,脾胃虚,供应的营养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营养不良。那么这种营养不良的实质,是身体功能不足,是阳虚。所以把这种情况看作阴虚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也有很多人,有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眼干等多种热像,与中医教科书上讲的阴虚症状一样,难道不是阴虚吗?
当然不是阴虚。因为这些症状是阴虚常见症状,但不是阴虚的特异性症状,阳虚也可以有这些症状。比如阳虚而肝郁化热者,就可以见到这些症状。可以说,现在具有这些症状的人,基本上都是阳虚而肝郁化热者,极少有阴虚者。
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就是阳气和阴气都不足。阳虚日久,必然损及阴液,即阳损及阴;阴虚日久,必然损及阳气,即阴损及阳。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必然是上述两种情况导致的。绝对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阴阳两个方面商量好,按照同一个步骤,一起虚下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阴阳两虚,要么是阴虚引起的,要么是阳虚引起的。阴虚引起的阴阳两虚,重点滋阴,不可温阳,也不必虑及阴盛伤阳,阴气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呢,哪有能力伤阳?只有阴足之后才可兼补阳气;阳虚引起的阴阳两虚,重点温阳,不可滋阴,也不必虑及阳盛伤阴,阳气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呢,哪有能力伤阴?只有阳足之后才可兼补阴气。万不可一开始就阴阳双补,平均用力,否则往往迁延不愈,甚至变证丛生。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是全身性的病机,所有的脏腑都是同样的病机,不可能有些脏腑是阳虚,有些脏腑是阴虚。(阳虚而现肝胆火旺的情况,存在一个表述误区,后面会讲到。)
脾虚
脾的功能不足。脾的功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消化功能(消化、排便、胃排空、肠道蠕动等等消化道功能)、运化功能(包括消化吸收、营养分解转化、气血生成、代谢废物排出等等)、升清功能、统血功能、肌肉运动功能等等。不同的脾虚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有很大不同,就是因为脾主管的功能太多。我们平时说的气血不足,其实就是脾虚。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不同的是,说气血不足,是从气血辩证的角度说的;说脾虚,是从脏腑辨证角度说的。两种说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肾气虚
气虚就是功能不足,是全身性的病机,各个脏腑都一样。不可能这个脏腑气虚,别的脏腑气盛。但是,人体各个脏腑的素质不同,有的脏腑比较强壮一些,有的脏腑比较弱小一些。十个手指头都不一样长嘛,很正常。那么,同样都是气虚的情况下,比较柔弱的脏腑就容易出现症状,比较强壮的脏腑就不大容易出现症状。但不出现症状,也不是说很强大,只不过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而已。如果这个人脾胃比较弱,必然脾胃系统、消化系统率先出现症状,那么这时我们就说他是脾气虚;如果这个人心功能比较弱,必然率先出现心系统的症状,这时我们就说他是心气虚。同理,也就有肺气虚、肾气虚等等。不管是哪个脏腑出现气虚症状,都不要忘记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要从补脾胃入手来补气血,同时兼顾出现症状的脏腑,即可标本兼治。
有没有肝气虚?
当然有肝气虚。气虚是全身性的病机,只要全身都表现才气虚的病机,肝气当然也不足。但是,中医一般很少提到肝气虚。甚至有肝气常旺、肝常有余的说法。临床上也常有脾虚气血不足而呈现肝火旺的现象。为什么别的脏腑都气虚,都功能低下,唯独肝能够得天独厚,功能不减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整个人都气虚功能不足,肝的功能当然也不足。但是,肝是负责全身气机条畅的,肝的功能不足,条畅气机的能力当然不足,所以必然气郁,郁久必然化火化热。这些热象,往往体现在头面部,体现在肝胆经的范畴,所以中医叫做肝火旺,叫做肝气盛、肝气有余等等。实际上,这里的热象、上火,不是真正的功能过盛,而恰恰相反,是功能不足的表现,是肝气虚的表现。这是肝的独特生理功能决定的,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所以,一个人气虚的话,肝气也虚,只不过会表现出虚假的“过度、有余和热象”而已。
脾阳虚、心阳虚、肺阳虚、肾阳虚,肝阳虚
脾阳虚、心阳虚、肺阳虚、肾阳虚, 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阳虚而已。和气虚一样,阳虚也是全身性的病机,是全身性的功能能量、热量的虚衰,不能温煦身体。一个人阳虚,必然是身体各个脏腑都阳虚,道理见上面气虚条目。如果一个人为阳虚,同时脾又比较薄弱,就容易出现一些脾系统的症状,于是我们称之为脾阳虚。同理,也就有心阳虚、肺阳虚、肾阳虚等等。无非是阳虚体质前提下,症状偏重的侧面不一样而已,表现的侧面不一样而已。
那么有没有肝阳虚呢?中医很少提肝阳虚。但肝阳虚也是必然存在的。一个人阳虚,各个系统都会阳虚,功能都会虚衰,肝系统也不会得天独厚逍遥法外。但是,很多阳虚的人,却明显呈现出肝火旺的局面。道理和上面“肝气虚”条目一样,其肝火旺正是由于他阳气虚衰所致。上面已经讲的很清楚,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脾阴虚、心阴虚、肺阴虚、肾阴虚、肝阴虚
脾阴虚、心阴虚、肺阴虚、肾阴虚、肝阴虚,其实就是一个阴虚而已。和上面的道理一样,阴虚是全身性病机,一个人阴虚,各个系统都会阴虚,谁也不能例外。区别就是看哪个系统更薄弱,哪个系统就率先呈现症状,于是就有了不同系统的阴虚。治法也大致相同,整体滋阴,稍微照顾一下具体出现症状的系统就是了。
在阴虚体系中,乃至在血虚系统中,肝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不需要特别解释。但是脾阴虚,稍微特别一点。中医有个理论,叫脾无阴虚。实际上,这个理论是脾胃一起讲,讲脾胃阳虚,就说脾阳虚,其实脾阳虚把胃阳虚都包括进去了;讲脾胃阴虚,就说胃阴虚,实际上是把脾阴虚包括进去了。脾胃本来是一家,这样说也无妨。同样的道理,在六经辩证系统中,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就是把消化系统的实热证归于阳明胃,把虚寒证归于太阴脾。只要明白原委,就不会弄乱了。
心血虚、肝血虚
关于血虚,也是全身性的病机,也是各个脏腑都一样的。但是中医比较经常提到的主要是心和肝两个系统。因为心主血,肝藏血,这两脏和血液关系密切,所以这两个方面提得比较多。其实,血虚患者,其他方面也会出现问题。比如血虚而出现肾系统的症状,中医就讲精血同源,血虚而致肾精不足。或者讲乙癸同源,肝血不足而致肾精不足等等。反过来,肾精不足而致肝血不足,也是可以的。看你辩证的角度站在什么角度上。
肾精不足
肾精不足和肾阴虚基本一样,都是说人的生理必需的物质基础不够。但是肾阴虚偏重于津液的不足,主要体现为燥象。肾精不足,更宽泛地涵盖肾系统的一切物质基础的不足。一个人物质基础不够,同时有明显燥象,那就是肾阴虚,如果没有明显燥象,那就是肾精不足。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就是中医病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外界导致人体发病的因素,合称六淫。其实,风寒暑湿燥火都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自然气候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导致人体发病,那就是正常的气候;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过了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导致发病,于是就是致病因素了,就是六淫。但是,这个限度是不同的。有的人体质强壮,承受的限度就强,有的人体质弱,承受的限度低。所以,同样的气候条件,对体质好的人来说就是正常气候,对体质差的人来说,就是致病因素了。所以,同样条件下,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这虽然和外界因素有关,其自身的体质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医讲,生病是六淫所致;西医讲,生病是病菌病毒所致。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其实,两方面说的都对,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首先,病菌病毒到处都有,我们根本无法消除和避免。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病菌病毒,我们身上体内也都有各种各样的病菌病毒存在。但是为什么不生病呢?因为我们有比较强的抵抗力,中医说法,叫正气充足。但是,如果我们的外环境变化,风寒暑湿燥火过度了,超过了我们能够承受的限度,那么我们的抵抗力就差了,正气就会受损。那么这个时候,病菌病毒就会趁机发作,于是发病了。所以,人发病应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病菌病毒的存在,一个是外界环境的变化,缺一不可。但是,中医没有认识到病菌病毒这个层面,只强调了外界气候因素的作用;西医对气候因素的认识不足,片面强调了病菌病毒的作用。所以说,在发病原因上,中医西医的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两个方面都看到,才是全面的。
风
风分外风、内风。外风就是指外界的风邪,内风主要是指肝气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类似于风的症状。风,作为一种病因,主要指外界的风过度侵袭,成为发病诱因。风邪致病,有很多特点,比如风性轻扬,善袭阳位;风性善行数变;风性主动;等等。这里不是讲课,所以不具体分析。因为风有这么多特点,所以人得病之后,如果我们呈现相应的症状,就称之为风证。比如各种瘙痒、抖动、抽搐等等,都被称为风证。肝胆系统导致的毛病,比较容易出现上述特点,所以,中医讲肝主风,肝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肝风内动等等。
其实,人体内并没有风,无论你如何吹风,都只能吹到皮肤而已,不会吹到肉里面去,更不会说外界的风停了,皮肤里面,肌肉和内脏里面还在刮风,那真是笑话。体内是不会有“风”的。中医讲的风和风证,主要是指上述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机。
我们知道,风的形成,就是空气的流动而已,没有别的。空气流动怎么能致病呢?其实风对人体致病的主要机理,在于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风会快速冷却我们的身体,体表丧失大量热能,机能下降,当然抵抗力就降低,于是致病。所以,风致病,不是因为空气流动,而是因为气温较低。举例来说,冬天刮西北风,我们吹着了就会感冒;但是你感冒之后,回家用电吹风,开暖风档,吹一吹身体,出点汗,感冒可能就好了。可见,我们生病并不是因为被风吹着了,而是因为风太凉,冻着了。
所以,我们并不必对风特别恐惧,但是对寒冷则要各位关注。
有些人为了避风,比如感冒之后,或者产妇,为了避风,就把所有的门窗都关得严实合缝,密不透风。这是一种偏见,一种陋习。西医认为,感冒之后要注意通风,是有道理的,因为空气流动,病毒就不会堆积。产妇的房间也要通风,产妇和婴儿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你只要能保证室内足够暖和,适当的通风,肯定是有好处的。
风与寒的关系
俗话说,风为百病之首。说的是风对人体的侵害比较多,而且风邪容易与其他外邪合而感人,危害更多。但是,实际上风邪伤人,病不在于风,多数情况下在于寒,有时在于湿、热、燥等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要温度适当,干湿度适当,吹风一般不会使人生病,.而一旦温度过低,(或过热、湿、燥等),吹风后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治病的不在于风,而在于寒。再比如,我们在寒冷的环境中呆久了,即使没有风,我们也会生病,如果生病的症状为怕冷、发热、汗出,那是什么病?显然是太阳中风证。相反,如果我们让风吹大了,生病了,症状为怕冷、发热而不汗出,那是什么病?显然是太阳伤寒证。所以,我们诊断是根据你的症状表现,而不是追究你到底感受了什么邪气,而是看你病后出现什么症状,我们是根据症状来推测病机的。至于你感受了什么外邪,我们是根据症状辩证之后推测的,没有什么检测数据。所以,我们中医治病,关键在于通过症状推测病机,病因只在医理研究中有用,在临床治病过程中,意义不大。
就风与寒的关系来说,虽然古代有“君子避风如避矢石”的说法,但也有“百病寒中生”的说法,事实上防寒比避风更重要。
中风
中风的概念有几种,差别很大。第一种,就是伤寒论中的中风,即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即外感风寒之后的表证,有汗出的为中风,没有汗出的为伤寒。这个太阳病的中风,是很多种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即表证阶段。我们日常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感冒之后,如果又怕冷,又有汗出,那就叫中风。
另一种中风,也是外感引起的。比如我们晚上开着窗户睡觉,第二天醒来发现嘴歪眼斜,呵呵,这就是所谓的中风了。原因就是此人气血比较虚弱,晚上睡觉,气血内敛,体表的气血更加弱了。但是晚上风凉,长时间吹其身体的某一个局部,这个部位比如受寒收缩,血流不畅,肌肉因为缺乏营养和能量供给,因而肌肉松弛抖动,即为中风。
另有一类风证,也是外感所致,主要是瘙痒、疹块等。主要从营卫不和论证即可。
还有一种情况,也很常见。主要是中老年人,情绪不稳,血压偏高,激动之后,出现脑梗塞、脑出血等等,外在表现为口歪眼斜,半身不遂等等。这种情况,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肝主筋,血管就是筋膜组成的,肝郁则筋膜紧张,时间就了,筋膜变脆,容易破裂出血等等。所以,这种情况叫做肝风内动。
还有一种风证,是手脚不自主地抖动。发病缓慢,没有明显诱因,甚至患者本身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几种情况,前几种与外感有关,但却不一定非吹风不可得,主要还是受寒。道理我们上条以及讲过了。
后两种情况,主要是内因所致。主要在肝和脾。心脑血管方面的中风,一方面有肝气郁结、肝动生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脾虚不能运化,以致痰湿内停的因素。肝的问题,导致血管硬化,脾的问题,导致血管堵塞。机体不由自主颤抖的风证,其实也是肝脾的问题。肝郁则脾虚,脾虚则气血不足,肌肉失养,就会抖动。这两者情况,都和肝有关系,肝郁则气滞血瘀,血瘀则营养能量供应不足,所以出现风证。所以要行气活血。中医谚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肝郁化热
肝郁化热、肝郁化火等等说法,都是一个意思,即肝胆条畅气机的功能不足,气机运行不畅,气血分布不均匀,导致某些局部气血分布相对偏多,因而出现热像,即我们常说的上火。
肝胆条畅气机的功能,其实就是让气血在全身分布比较均匀。但是,如果肝胆的功能偏弱,气血在全身的分布就会有偏颇,有的地方偏多,有的地方偏少。偏多的地方,因为气血多,所以功能往往就过盛,于是呈现热像,这时往往表现为实热;如果这人体质偏弱,脾胃运化功能不足,以至于痰湿内停,那么气血偏多的地方,痰湿必然也就多,于是也会呈现热像,但这是往往表现为虚热。所以,肝郁化热有时候表现为实热,有时候表现为虚热,具体要看这个人身体素质。身体强壮的往往表现为实热,体质差的往往表现为虚热。
肝郁化热,多数表现在头面部,比如眼睛红肿干涩、口腔溃疡、面部长痘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当然,有的是实火有的是虚火。
为什么头面部容易上火?因为心在上焦,距离头面部较近,所以头面部比较容易得到更多的气血。另外,肝胆不好的人,中焦脾胃往往比较弱,脾胃对气机运转有斡旋作用,所以脾胃不好的人,气机难以通过中焦而达下焦,于是上焦头面部就容易得到更多的气血。当然,这都是因为肝胆条畅气机功能没有正常发挥有关系。总之,头面部更容易上火。但头面部并非唯一能上火的地方。很多人气机不通,而呈现手脚烫热的症状,也有的表现为小便黄赤,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等,中医角度看,也是气机不畅,局部郁热的结果。
肝动生风
肝动生风其实还是肝气郁结的结果,道理和肝郁化热类似,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肝动生风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出现风证,即头晕目眩、手足抖动等等。其实这种症状,和“风”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症状“善动”,与风“善行数变”的特性类似,所以用“风”来比喻而已。中医理论,往往都是用取相比类的方式来研究的。这种症状,其实就是局部气血供应不上,机体发出信号,以求更多地供应气血。而供血不足,往往有脾虚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原因,所以治疗这类症状,往往有健脾补气血、行气活血、理气化痰等方法。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证多痰”等等谚语,就是分别从这些角度来论述的。
肝经湿热
肝经湿热,就是湿邪和热邪主要体现在肝胆经上。其中湿邪可以是外感而来,也可以是内生的。不管是外来还是内生,我们都可以驱逐出去,方法有发汗、利尿、健脾化湿等等方法。热邪也可以是外感,也可以是内生。外感之热,多为实热,内生之热,可实可虚。如果热邪主要体现在肝胆经范畴,比如眼睛、耳朵、胸胁等处体现为热像,则热在肝胆经。如果肝胆经有热像,又有湿气,则为肝经湿热。其中湿气均为实邪,热可分虚实。有热像而无阳虚者,为实热,有热像而又现阳虚之象者,为虚热。对于实热的肝经湿热,只需疏肝清热利湿即可;对于虚热的肝经湿热,则需疏肝清热利湿的同时,兼顾温阳。
寒凝肝脉
其实就是寒邪侵入体内,主要表现为肝胆经症状。治法无非温阳散寒而已,只不过适当关注肝胆经,引药入肝胆经而已。
寒
寒邪是最易致病的因素。百病寒中起。其实寒没有一定的标准,不是说多少度就是寒,多少度就是热。无论多少度,只要没有导致人生病,那就是正常的气温。只有因为气温偏低,导致人体不适应而生病的时候,这个低温才叫做寒邪。所以,同样的温度,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寒邪,对另一些人来说,仍然是正常的气温。外界气温低导致疾病的,这种寒都是实寒,是实邪。体内阳气不足,体温偏低,因而呈现病态的,叫做虚寒。寒邪主要的危害,是使人体体温降低,能量下降,功能减弱。实寒虚寒均如此。寒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收引凝滞,即受寒后筋脉缩短、拘挛,血液津液凝滞流动慢;比如寒邪主痛,因为收引凝滞,所以容易产生痛感;比如善袭阴位,即寒邪的表现,往往都在身体的下面,且往往都伴随着痰浊水湿等邪气的存在。
寒邪可以外感,也可以内生。内生寒邪,其实就是阳虚体质,功能下降,体温下降,因而表现出寒的特点,所以叫虚寒。即阳虚则寒。当然,阳虚的人,因为体温低,功能弱,所以抵御外寒的能力也弱,所以更容易被寒邪侵袭。经常性受环境寒凉影响,人也就比较容易呈现阳虚。即内邪引来外邪,或外邪引动内邪。反正就是内因外因相互起作用而已。
湿
湿简单地理解就是水,但是实际上,作为治病因素的湿邪,并不是简单的“水”,而是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环境中的污浊之物。体内的代谢废物,包括过多的血糖、血脂、胆固醇、尿酸等等,凡是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超过人体利用限度的东西,统统归于湿。湿泛指体内的各种代谢垃圾。但根据这些垃圾的形态分为痰湿水饮等不同的状态。特别清稀的,叫水饮,弥漫状态的叫湿气,浓稠聚集的叫痰。痰湿水饮其实都是一种东西,就是体内的代谢废物。这些东西在体内一方面阻碍气机运行,一方面侵害正常的机体组织,从而形成多种疾病。中医谚语说,怪病多因痰作祟。所以,化痰除湿是非常必要的。当然,痰湿是比较难化掉的,中医又有句话:痰湿重浊黏腻最难祛除。化痰湿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发汗,从体表排出;二是利尿,从小便排出,三是温脾,在体内进一步分解掉。张仲景说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主张用干姜、半夏、陈皮、细辛等来温化痰饮,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常说,自然界的湿气也会感染人体。比如连阴雨、大雾弥漫等等天气,人就比较容易被湿气侵扰。一般理解为外界的水分侵入体内所致。其实这只是一个浅显的理解。如果仅仅是外界的水气进入人体,那能进来多少?比我们每天喝水还多吗?喝水为什么不会增加湿气?
其实,外界的湿气侵扰,主要是空气潮湿,人体体表不能正常出汗,所以人体排除湿气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了,体内的痰湿水饮等代谢垃圾不能排出了,所以体内的湿气就显得增加了。
可见,感受外邪,一般并非外界的水进来了,而是体内的代谢垃圾出不去了。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是外界的水进来了,那么一泡小便不就排出去了吗?哪有那么麻烦?
当然,如果环境很糟糕,不仅有水气,还有其他的污浊的东西,比如现代的各种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这些东西进入人体,那当然会增加体内的毒素,也即增加体内的痰湿。所以,环境污染,是可以导致人体湿气增加的。
燥
燥,就是干燥,字面理解,就是水分不足,濡养不够。比如我们喝水少了,嘴唇干裂,这就是燥。但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燥不仅仅是水分的减少。如果仅仅是水分的减少,多喝几杯水不就好了吗?这还叫病吗?事实上,燥邪致病,主要是指体内的津液精华的不足,机体细胞得不到这些精华的濡养,自然出现病态,这种病态,与缺少水分很相似,也会显出干燥的表象,所以,我们把这种状态较做燥。所以,中医讲的燥,主要不是指水分的缺乏,而是指津液精华的缺乏。
上面讲的湿,主要不是水分过多,而是指体内代谢废物过多。这里讲的燥,主要不是指水分的缺乏,而是指津液精华的缺乏。这两点可以参照理解。
既然燥不是水分的缺乏,那么人体燥的时候,喝水就无济于事,必须要补充营养精华,补充津液。中医讲的滋阴生津、滋阴润燥,就是这个道理,主要是滋阴。常用的办法是吃蔬菜、水果等等。
现代人营养丰富,吃的很多。按理说,人是不应该缺乏津液的,不应该有燥象的。但是很多人有口干咽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等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因为阳气不足,功能不足。你是吃了很多东西,但是,你吃了这么多营养,脾胃却不能吸收分解并转化为你身体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有很多原材料,但是你生产不出你需要的产品(津液)。所以,这种情况下的燥,主要是阳虚气虚所致。
第二,是因为肝郁化热。肝气郁结,时间久了,必然化热。热像最易上行,熏灼津液,所以出现口干咽干、眼睛干涩等等。当然,症状也可以出现在别的地方,只是出现得少一点。
体内津液匮乏,从阴阳的角度看,就是阴虚。但是典型的阴虚,是指津液少而阳气相对正常的状态。如果阳气正常,你又吃了大量的营养,你就可以把营养转为津液,你就不会缺津液,不会阴虚,不会燥。所以说,现在人出现燥象,出现所谓的”阴虚“,主要原因在于阳虚气虚,而非阴虚。
记住一句话:现在人出现燥象,一般都不是阴虚,不要当阴虚来治,不要滋阴。否则就越治身体越差。
暑
暑是指盛夏季节,三伏之中,又湿又热的自然环境。暑是特种自然因素,没有相对应的体内因素。即只有外暑,没有内暑。
其实,暑是指又湿又热的环境因素,而且是湿热达到极端的情况。人体内,也有湿热的因素,和外界的暑是类似的,但古人没有把这两种情况类比出来,我们也没有必要把两者强拉在一起。
暑是湿热相合,尤其三伏天,这两者更容易相合侵袭人体。热邪袭人,最易消耗人体津液,津液不足,阳无所附,因此阴阳都有损失,所以暑热袭人,易致气阴两虚之证。既有口干口渴,又有疲惫无力等症。湿邪侵袭人体,体内湿气无法排除,因此堆积为患,在外可为湿疹、脚气、皮肤过敏等等,在内可为痞满纳差、腹泻便溏等等。暑邪袭人,湿热都可见症,但有偏于热者,有偏于湿者。其中偏于湿者,往往有兼见虚寒之症,即为寒湿。
所以,暑邪袭人,至少有四种大的分类,一是湿热兼见者,一是偏于热者,一是偏于湿者,一是偏于寒湿者。
暑邪袭人,湿热兼见者,症见热象明显,比如口渴口干,心烦胸闷,口腔溃疡、面赤长痘等等,同时又有湿邪症状,比如皮肤油腻、舌苔厚腻等等。这种情况在盛夏季节表现严重者,可以考虑暑邪为患。只是同时又要参考阴阳辩证,不要模糊了大方向。
暑邪袭人,偏于热者,即所谓外感热邪,风热为患,症见发热,口渴,咽干咽痛,大便干燥等等,可归于温病论治。具体治法,即可参考温病条辩的手太阴温病的银翘散、桑菊饮,也可参照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甚至可参考伤寒论之阳明病、少阳病治法。此不详述。
暑邪袭人,偏于湿者,即所谓外感湿热,以湿为主。湿郁肌表者,可汗解之,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邪郁于肠道之间者,可行气利湿,如胃苓汤。
暑邪袭人,偏于寒湿者,即伤寒论所谓太阴病,方以理中汤为代表。症见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腹痛纳差,上吐下泻等等。
古人将暑邪为患,分为阳暑、阴暑两大类。上述所谓湿热兼见、偏于热者,乃至偏于湿者,都可归于阳暑类,以其均见热象也;上述偏于寒湿者,即为阴暑,以其一派阴寒之象也。事实上,现在人所谓中暑,阴暑较为多见。因为现在露天作业的人比较少了,防暑降温的条件好了,所以,阳暑为病,也就少见。但现在人贪凉过度,饮冷食冰,所以,阴暑为病比较多。
火
火,或者叫热,都一样,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所以二者可以混用的。
外邪中有火,内伤也有火。即,火分内火、外火。
火还有虚实之分,即虚火、实火。
外界环境太热,即外火太过,就会伤人,即为火邪袭人。火邪袭人,最善伤阴。阴液被伤,即现燥象。症见发热,口渴,口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小便短赤等等。外火伤人,往往都是实火。
内部情志不畅,也会造成郁火。道理前面都讲过。简而言之,就是情志不畅,导致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气血分布不均,气血多的地方往往就呈现热像,即为郁火。内生郁火,可见实火,也可见虚火。具体看其体质强弱,体质强,阳气盛,郁火即为实火;体质弱,阳气不足,郁火就是虚火。
过食辛热之物,也会导致火旺。比如吃辣椒多了,口腔溃疡,面红目赤等等,就是上火。当然,如果素体阳盛,即为实火,如果素体阳虚,就是虚火。
现在人阳虚体质居多,所以呈现的火象,多为虚火。即使为外火所伤,因其素体阳虚水泛,体内水湿一时消耗不至太过,仅仅局部伤阴而已,所以只呈现局部的热象燥象。
心主火,因此火邪伤人,易在心经体现。心主血脉,故火邪伤人,往往呈现数脉。实火之脉,数而有力;虚火之脉,数而无力。
肾水,肾阴
肾属水。中医里面,水代表潜藏、润下、寒凉等意义。具体到人体,水就是阴,是阴的代表。体内一切有形质的东西都是阴,都是水。常说的肾水,包括骨骼、骨髓、毛发、肌肉、津液、血液、生殖系统等等。肾水代表体内的阴气,体内的有形质的东西,那么这些有形质的东西,也有好坏之分。好的东西,是营养精华,是津液,这些东西是越多越好,越多身体越健康;不好的东西,比如代谢废物、毒素、痰湿水饮等等,这些东西越多身体就越差。不管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都是肾水。所以,说一个人肾水足,不一定是好事坏事,一定要说清楚到底是津液足还是痰湿足。
当然,如果说一个人阴虚,那肯定是说这个人体内的精华津液不足,而不是指体内的痰湿水饮比较少。但典型的阴虚,应该是指津液精华不足,但是身体功能相对正常。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区分一个人到底是不是阴虚的重要指标。
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算是比较常用的中医术语。心在上,属火,火为阳,其性炎上;肾在下,属水,水为阴,其性润(趋)下。火在上而又炎上,水在下而又润(趋)下,水火不交,阴阳离绝,则生命无以延续。故,生命之所以健康,在上之心火必须下交,在下之肾水必须上济,水火既济,才能生命长存。
心火下交,则肾水不至太寒;肾水上济,则心火不至太炎。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则一身阴阳调和,身体才能健康。
相反,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一身阴阳失调,人就会生病。
火为阳,水为阴;火为热,水为寒。所以,所谓心肾不交,其实就是阴阳失调,寒热失调,寒热错杂。中医常说的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其实就是这种情况。
心肾不交,其实并非简单的一种情况。
大多数中医常说的心肾不交,其实是指心火亢奋于上,肾水不足于下的情况,也就是阴虚火旺的情况。阴虚,就是肾水不足,肾水不足在阳气偏盛,阳为火,火炎上,故上焦呈现热像,即为心火。这种心肾不交的情况,在伤寒论中早有论述,即黄连阿胶汤证,一方面用黄连等清心火,一方面用阿胶鸡子黄等来滋肾阴。
事实上,上述阴虚火旺型的心肾不交(即黄连阿胶汤证),现在并不常见。因为阴虚火旺的体质现在很少见。前面早有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现在常见的心肾不交,是心火亢奋于上,肾水积蓄于下,上下不交,水火不济。这种情况多见于阳虚体质,肾阳虚则水湿代谢不畅,水湿重浊,多蓄积于下,故肾阳虚者,多数下焦停水。因为肾阳虚,下焦阴寒,阴盛格阳,阳气浮于上焦,故上焦呈现热像,心火亢盛。心火亢于上,肾水蓄于下,即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从气机流动的角度看,阳虚体质者,肝胆功能偏弱,条畅气机功能不足,所以气血分布不均,多的地方呈现热像,少的地方呈现寒邪,一般情况下上焦易呈现热像,下焦易呈现寒像,即上有心火,下有寒水。
道理前面都讲过好多了。这里不再多说。总之,现在多见的心肾不交,往往是阴寒在下、虚火在上的心肾不交。治疗治法,宜清上温下,兼里气机。理中四逆等辈,以及柴桂姜系列方剂,均可取得良效。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就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省略语。直观地理解,就是说,体内太过阴寒、虚寒,温度太低,体内的血管就会收缩,血液量就会减少。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于下焦,即下腹部。这里古称血海,是静脉血汇集的地方。这里储存的血液量减少,那么血液量就会相对多地分布于身体的外部,造成体表气血相对旺盛的现象。气血足,则呈现热象,阳气相对过盛。这就是所谓的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即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一般是指气血因体内阴寒而过多地分布于体表。但事实上,气血在体表分布的部位,以头面部最为常见。也就是体内阴寒,头面部出现热象。对于这种情况,又有一个名词,叫“阴盛戴阳”。其实,阴盛戴阳,就是阴盛格阳,一回事。
阴盛格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现象。尤其是现代人阳虚体质较多,肾阳虚,即下焦阴寒。下焦储血量减少,体表和头面部的血液分布就相对增加,于是出现里寒外热、寒热错杂的现象。
上面是从阴阳气血分布的角度来理解。如果从气机条畅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身体条畅气血,平衡气血分布的机能不够,因而造成了气血分布的不平衡。气机条畅的功能属于谁?——肝胆。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因为肝胆功能不足,条畅气机的能力不够,以至于气血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气血分布少了,就寒,有的地方气血分布多了,就热。
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是可以的。中医的理论虽然庞杂,但深入分析一下,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说法不一样而已。
阴盛格阳的现象,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古代经典中,提到阴盛格阳,往往都是危急重症。比如伤寒论中提到阴盛格阳的病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就是非常危急的重症,必须用通脉四逆汤来回阳救逆,扶大厦之将倾。其他还有一些条文出现阴盛格阳,也用四逆汤系列。
正是因为经典中阴盛格阳往往与危急重症联系起来,所以,后世很多人就认为,阴盛格阳只有在危急重症中才能出现。这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了。事实上,阴盛格阳是很常见的病机。既可见于危急重症,也可见于平常小毛病,只要是内部阴寒,外部虚热的病机,就是阴盛格阳。危急重症的阴盛格阳,当然要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来回阳救逆。对于平常小毛病中的阴盛格阳,我们可以用四逆汤系列,也可以不用,相对来说,方剂的选择范围就大一些。治疗原则,可以是温阳(四逆汤法)、清上温下(泻心汤法)、和解少阳(柴桂姜汤法)。具体治法,将在《六经辩证疏理》系列文章中论述。
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是个很常见的病机。顾名思义,就是指体内的痰湿、痰浊和体内的火一起扰动心神,致使心烦意乱、神智意识异常的病机。痰是指体内一切代谢废物,以其存在的状态不同分为痰、湿、水饮等,痰是属于比较浓稠的废物。不管是什么状态的废物,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阴邪。火就是热,是指功能亢奋,属于阳邪。可见痰与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邪。
火既然是阳性的,是功能亢奋的表现,为什么不能化阴、不能把痰湿消化掉呢?如果这里的火是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旺盛,应该可以化解痰湿的。但这里的火不是正常的生理功能旺盛,而是体内经络不通,气机不条畅,造成气血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气血分布多,就呈现热像,就是火;有的地方气血分布少,就是寒,功能就低。比如脾胃经的气血比较少,功能低,运化失司,就生痰湿。可见,关键在于经络不通气机不畅,于是同时造成了郁火和痰湿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两种病邪。
火郁在哪里,关键取决于哪里经络不通。一般来说,比较容易郁结于上焦、头面部。微观机理,就在于血液供应的枢纽就在上焦,所以上焦和头面部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也可以郁在下焦、中焦和四肢末端。郁于下焦,叫湿热下注;郁于中焦,一般叫肝火犯脾、胆热犯胃;郁于四肢末端,加上心烦,就是所谓的五心烦热(可见五心烦热并非阴虚的标志性症状)。
由上可知,有郁火的人,因为其本身是体内气机不畅、寒热不均所致,所以有火,就有寒,就有痰湿。所以,郁火往往是和痰湿同时出现的。这一点我们在”肝郁化热“条目里也曾经讲过:郁火为患,往往离不开痰湿的参与,郁火和痰湿,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的侧面而已。事实上,痰火扰心和肝郁化热,也是同一病机的不同侧面而已。
上焦为心肺的坐落地,所以火郁于上焦,必然扰动心肺两脏。扰动肺系统,则会咳嗽、吐痰或咳吐不利(梅核气)等等。扰动心系统,则现心烦、狂躁、心悸、失眠多梦、胸闷背痛等等,也可以伴随头面部症状如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等。——这些情况,与肝郁化热的病机基本是一种的。
与肝郁化热不同的是,痰火扰心中,痰的问题比较明显。痰湿郁于肺,则咳嗽吐痰;痰湿郁于下焦,则下利赤白、赤白带下、阴痒便溏等等;痰湿郁于肌肉之间,则肥胖身重;痰湿郁于神经之间,则狂躁、痴呆、反应迟钝等等。所谓痰火扰心,往往是痰湿郁于神经,也就是郁于心志系统,因此出现狂躁、心烦、痴傻、晕厥、癫痫等等。
由上可知,痰火扰心,其实与肝郁化火基本差不多,只不过病邪对心志、神经系统侵害明显。因此,治疗的重点,仍在于疏肝清热,健脾化痰。就祛痰而言,可以温化痰饮,可以健脾化痰,可以涌吐上越,可以宣肺利水等等,因势利导,不一而足。
血热
血热是很多中医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术语。但他们未必对这个术语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很多时候,这个术语都被错用滥用,成为错误的诊断结论。
血热,就是指热在血分。关于这个术语,阐述的最清楚的,要数清代中医大师吴鞠通。他在温病学开山之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进一步发扬光大温病学开山鼻祖叶天士的辩证思想,明确地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即,温病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卫分是初起阶段,热在体表,热邪对机体的损害尚不严重,体内津液损伤还不多。气分是第二阶段,热在里,全身大热,热势凶猛,热迫津液外出而大汗,津液大量消耗而大渴。营分是第三阶段,热在里,但津液损伤已经很厉害,尤其是肌肉间的津液损伤严重,进而损伤血液中的津液,热势虽然不如气分猛烈,但病情实比气分更重。血分是第四阶段,此时全身津液丧失已经很严重,不仅肌肉间隙的津液丧失严重,血液中津液损伤也很严重,以至于血液流动受限,血管对血液约束不足,出现各种出血和神志症状。
所谓血热,就是指温病后期,热在营血的阶段。这一阶段,热势绵绵而不烈,没有明显高烧,没有热迫津液外出的情况,但实际上热在营血之中,骨髓之间,是热病深入的体现。
如果我们从阴阳辩证的角度看,这时患者津液丧失非常严重,明显属于阴虚,所以这种热,显然就是阴虚之热。而温病,显然是阴虚状态的疾病。这一点,我在《六经辩证疏理》系列文章中,有详细论述。
现在中医平常所说的血热,主要是指亚健康状态下的一种热像。这种热像,与温病后期,热在营血的阶段,表现特别相似。比如热势不高(没有39-40度的高烧),口渴不甚(没有欲饮水数升,甚至渴欲饮冷的状态),“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等。因为这种热像和温病中热在营血的情况类似,所以就把这种热叫做血热。也就是说,把目前常见的这种发热的状态,当做阴虚状态的发热了。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很少有阴虚这种体质状态了,所以这种发热的状态,根本就不可能是阴虚之热。
那么这种发热是什么性质的热呢?
——郁热。
我们早就一再论述过了,肝胆主疏泄,负责全身上下气机的条畅,如果肝胆的这个功能不足,气机不能条畅,则必然出现气机郁结,郁久必然化热。当然,这种郁热,郁在肝胆经,叫做肝火,郁在心经就叫心火,郁在肺经就叫肺火,郁在胃经就叫胃火。如此而已,统统都是郁火。
按照伤寒论六经辩证,这种情况,就是病在半表半里,就是气机病,就是少阳病和厥阴病。
少阳病和厥阴病之热,研读伤寒论的朋友都知道,其特点就是热势不高、热而不烈,口渴不甚(相对阳明病而已)等等。这种热型特点,与温病后期,热在营血状态下的热型非常相似,所以被很多医生误认为是血热了。
那么,我们能否在理论上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型呢?
当然可以区分。
温病是阳明病,是阴虚状态下的疾病,疾病的后期,阴虚状态格外严重,故而全身性津液不足之象非常明显,燥象非常明显。但少阳病、厥阴病,是气机不通的疾病,全身津液的损失不大,因而燥象不明显,且热为郁热,即郁于局部,而非全身性的热。尤其是目前人体质多为阳虚,具体表现为厥阴病体质者尤其多见,即:一方面郁热明显,一方面阳虚明显;寒热错杂。而温病是全身性的热,没有寒象。所以,温病之血热,与少阳病、厥阴病之郁热,是很容易分辨的。
终上所述,现在被很多中医判断为血热的疾病,其实并非血热,而是郁热。那些动辄血热长血热短的中医,其实是在血热、郁热的区别上,一直没弄明白而已。
当然,有很多病,医生按血热来治,也治好了。为什么?到底是血热还是郁热呢?
其实很简单,不管是血热,还是郁热,都是热。这是这两者的共性。
既然都是热,那么清热肯定都是可以的,都是有效的。这是郁热和血热治法的共同点。
但是,血热乃阴虚之热,清热之余,还要滋阴。郁热乃气郁之热,清热之余,还需理气。尤其是厥阴病之热,也就是阳虚之郁热,寒热夹杂之证,清热之余,还要温阳。这是郁热和血热治法之不同。
问题就出来了。现在很多医生见热就以为是血热,是阴虚之热,所以见热就清,甚至再佐以滋阴。清热当然有效,但再滋阴,对于现在常见的阳虚患者而言,是很不适合的。所以,他们治病,即使热像清除了,但是体质却往往受到损伤。这是很多患者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尤其是对于厥阴病之热,清热之余,还要理气,还要温阳。某些医生,只是清热,并不理气,所以病根未除,难免复发;清热之余,不去温阳,反而滋阴,使寒者更寒,虚者更虚。所以,热像虽除,体质大伤,病情难免反复,即使不反复,也必酿成其他大病。
治病乃性命关天之事,务必精研医道,行此术者,不可不慎啊!
胃热
胃热是个非常常用的中医概念。但误解很多,不得不澄清一下。类似的概念还有肺热、胆热、心火等等。
中医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绕来绕去的,不但普通人糊涂,专业的中医、科班出身的中医,也未尝真的明白。因为很多概念,教科书是是不讲的。
胃热是个常用的概念。中医讲,脾胃相表里,联系密切,说胃就难免说到脾,说脾也难免说到胃。有胃热的概念,也有脾热的概念。但是胃热常说,脾热不常提。因为中医有句话,叫做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就是指胃,太阴就是指脾。也就是说,实证、热证,一般责之于胃,虚证、寒证,一般责之于脾。也就是说,脾胃其实是不分家的,脾阳虚、脾寒的人,胃也阳虚,胃也寒,只不过我们更加习惯于说脾阳虚,胃的问题实际上都包括进去了。同样,脾胃如果有实证、热证,实际上也是同样影响到脾和胃的,只不过实证、热证,中医更习惯于归到胃,而不说脾。所以胃热常提到,脾热不常提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医经典之一——伤寒论中提出的六经辩证体系,阳明病,是指消化系统乃至整个人体的实证、热证;太阴病,是指消化系统乃至整个人体的虚证、寒证。这是两个相对立的证型。受此影响,后世就把实证热证归于胃,虚证寒证归于脾。
胃热,实际上是指胃肠、消化系统功能亢奋的疾病,即阳明病。伤寒论中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也就是说,典型的阳明病,就是胃和整个消化系统功能亢奋,且内实(大便干结不通)。所以用承气汤系列来治疗。此外,阳明病还有其他情况,比如里热亢盛但内不实,属于白虎汤系列。
我们一般讲的胃热,多数是指消化系统功能亢奋且内实的情况。消化系统功能亢奋,自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格言:胃热则消谷善饥。所以,胃热的人胃口就大,容易饥饿,食量大。如果胃口不好,食量不大,就不是典型的阳明病,不是典型的胃热。伤寒论194条说: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意思是说,如果患者也有大便干结不通等等阳明病的症状,但是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那么就不是阳明病,就不能按照阳明病的治法来治疗,即不能攻下。为什么?因为这种情况是胃中虚冷所致。即,这种情况属于胃寒,而不属于胃热。
当然胃热的食量大,胃寒的食量往往较小,但并不是完全如此。也有胃寒严重,但仍然很能吃。
但是,胃热的能吃,与胃寒的能吃,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胃热的能吃,吃完消化快,消化吸收都很好,大便正常成形,人体力精力都很好,体格健壮。胃寒的能吃,吃完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吃完肚子疼,然后就拉,拉出来的都是不消化的东西,人体力精力也都不很好。上面说的是不同的情况。相同的症状:都会口臭、舌苔都厚腻甚至腐腻、皮肤都油腻、脸上都容易长痘,等等。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从能不能吃饭,有没有口臭等等这些情况,来判断是胃热还是胃寒。
有人可能会问,胃寒是功能偏弱,为什么食量也大呢?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中医师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现在很多见,原因就是胆热犯胃。胆热犯胃,胃受影响,功能也会表现出亢奋,也会食量大增,但是这种亢奋不是胃本身的功能强,而是胆热的影响,所以这种兴奋是虚性兴奋,食量增加,但是消化不良。这是一种虚假的胃热,也是很多中医经常误判的情况。
胃热,其实就是阳明病,就是人体功能亢奋的疾病状态。但是,现在人多为阳虚体质,功能普遍低下,阳明病实在少见,所以,真正的胃热,现在是很难找到的,大多数的胃热,都是虚性的,是胆热犯胃造成的。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很多次了,肝胆气郁,郁在哪里,哪里就呈现热像。郁在胃系统,就是表现为胃热,虚假的胃热;郁在心系统,就表现为心火,当然也是虚假的心火;郁在肺系统,也会表现为虚性的肺热,等等。
现在常见的胃热,一般都不是真正的胃热,所以治法也不能按照真正的胃热来治疗。真正的胃热,就要清热滋阴以润胃,但是,虚性的胃热,清热滋阴就不行了。当然,清热是可以去除一些症状的,但是这种情况的实质是胆热胃寒,所以一味清热滋阴,胃会更寒,以至于越治毛病越复杂。
正确的治法,是清胆热,散胃寒。 散胃寒当然要用温法,吃温热的药物食物,或者做艾灸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以热治热,但实际上,疗效是非常卓著的。
虚不受补
黄帝内经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苑陈则除之。所以,虚证用补法,是治疗的根本原则,永远是正确的,可见,所谓虚不受补,应该属于一个伪命题。这是后世医家,自己学艺不精,弄不明白,整不出疗效来,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所谓虚不受补,意思是说,这人身体太虚了,不能承受温补,一温补就上火。这种情况存在吗?的确存在。现在有很多医生治病时都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是医生辩证不精,用药不当。
临床有很多虚寒证,并非单纯的虚寒,而是同时具有肝郁化热的病机。对于这些患者,虽然虚寒,但不能单纯温补,因为他体内本来有郁热,一旦温补,郁热往往加重,于是出现上火症状。这就是一般医生所谓的虚不受补。
但是,如果辩证精准,知道他有郁热,那么在温补之时,同时疏肝清热,问题就迎刃而解,既能温补正气,同时又不至于上火,就没有所谓虚不受补的情况了。
在伤寒论中,虚寒体质同时兼有郁热的情况,就是厥阴病的范畴,有一系列的理法方药,只要辩证准确,自然效如桴鼓。
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就是湿和热向下走,在身体的下半部淤积停留,进而形成疾病。主要会形成生殖系统疾病,泌尿和消化系统疾病,身体下部的皮肤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等等,病种非常多。
就病机而言,主要是湿气和郁热。从上面讲述可知,湿气为实邪,主要来源于外感和内伤(脾虚生湿)两个方面,因此利湿是必须的。郁热主要是气机不畅而形成的,多数表现为虚热,是虚邪。因此,疏通经络、清除郁热,是必须的。而疏通经络,最直接的就是疏通下半身的经络,足六经。其中与湿气密切相关的有脾经、肾经、膀胱经,与郁热有关系的,主要有肝经胆经和胃经。
寒湿下注
寒湿下注就是寒邪和湿邪主要堆积于下焦,即身体的下半部。寒邪和湿邪的实质,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二者均为阴邪,容易堆积于身体的下半部,进而造成寒湿下注。
这里讲的寒邪和湿邪,既可以来源于外感,即感受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寒邪和湿邪,也可以来源于体内,即体质阳虚,阳虚则寒,寒则生内湿,进而形成寒湿。当然,也有可能内因外因兼有。
不管是内因也好外因也好,其实质是一致的,都是寒邪和湿邪作祟,都是阴邪作祟,所以,我们只要温阳即可。当然,具体辩证之后,可以兼顾其他。
寒湿下注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有腿部脚部水肿疼痛,脚腿冰凉,皮肤瘙痒溃烂,阴部瘙痒,各种生殖系统炎症,白带异常,前列腺问题,大便溏泄,痔疮,等等。
简单的调理方法,有烫脚、艾灸、运动,红豆薏米茯苓生姜等熬粥口服等等。办法比较简单,但是行之有效,只要坚持,即可痊愈。
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作为一种病机,是说既有气虚的问题,又有阴虚的问题,合起来叫气阴两虚。它的症状表现包括:
倦怠乏力,心慌气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或心悸健忘,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唇红咽干,尿频色黄,大便干。舌苔薄白或少苔,舌质红少津,脉沉细或细数。
这些症状里面,包括气虚的表现,如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等;包括阴虚即燥象的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便干溲黄等。因此,表面上看,说是气阴两虚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个提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么一个提法。
所谓气的概念用于气血辩证体系,所谓阴的概念用于阴阳辩证体系,把两个不同的辩证体系的概念硬扯到一起,是要故弄玄虚呢?还是脑子缺乏逻辑思维呢?
其实这个病机所列的症状, 基本就属于伤寒论中少阳病的范畴,所以这类患者应该按少阳病来治疗,方子一般选用小柴胡汤即可。当然视具体情况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剂。
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典型方剂。而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阳性病,主要是由于经络不通,病邪排出不顺而产生郁热。最典型的经络不通为肝胆经不通,就是小柴胡汤的适应证,症状表现就如上面所列。但也有其他经络不通造成郁热不能排出的情况,症状表现稍有差别。
上面列举的疲惫乏力、心慌气短的症状,往往认为是气虚所致。但黄帝内经有“肝者罢极之本”的论述,所谓“罢”,念“罴”声,古通疲劳的“疲”。意为肝主一身筋肉肌腱,人之运动,有赖于肝,故肝有病,易见疲惫乏力。而过度劳累,不管是体力上、精神上或情绪上的,都特别容伤及肝,易致不测,这实属至理名言。所以所以上述“气虚”症状,其实是肝胆有病的表现。
作为治疗少阳病的典型方剂,小柴胡汤的7味组成成分中,柴胡负责条畅气机,黄芩负责清除郁热,剩下的5味药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全都是调理脾胃的,可见小柴胡汤所治疗的少阳病,肯定有明显的脾胃症状。清朝著名医家陈修园曾赞叹此方:小柴胡汤最妙在于人参一味。就是因为陈修园认清了方中人参调理脾胃的重要性,而此方中对脾胃有调理功能的不仅仅是人参,上述五味均有调理脾胃之功。所以,小柴胡汤所主治的少阳病呈现疲乏无力等气虚(脾胃虚弱)症状,是理所应当的现象。
上述所谓“阴虚”的症状,正是郁热伤津的表现,而郁热正是经络不通的结果。也就是说,上述的热象燥象,都是郁热所致,而非阴虚所致。
对于“气阴两虚”,一般认为对应方剂是生脉饮。临床证明,这个方剂虽然解决症状有一定效果,但因没有解决根本病机,所以症状消除之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复发。
而用小柴胡汤治疗上述病机则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较少复发。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上述病机有燥象如咽干便干等,而小柴胡汤中的半夏比较燥烈,虽然可以用来降逆止呕化痰湿,但却会加重口渴的症状。所以,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后注说,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天花粉是著名的滋阴止渴的中药,所以用天花粉代替半夏,即可生津止渴。
再一个问题,小柴胡汤中用的人参,在伤寒论原文中用的是上党的人参,不是现在的东北人参。东北人参比较温燥,不利于止渴,所以最好是用西洋参代替。
先回答一个网友的提问吧!
问:老师好!一般都说是肝火旺,而不是说胆火旺,它们到底是谁影响谁呢,肝血少会经常肝火旺吗?气郁会导致胆火旺?还有心火旺又是谁的问题?是肝吗?还是肾水太少,实在是绕不清楚。谢谢老师指导。
答: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有上述疑问的人肯定不是少数,所以这个问题有代表性。同时,有很多著名的医家,在上述问题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解释,对普通大众有很大的误导。
为什么很多著名医家的理论会有天壤之别?
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
第一,中医理论的源头不同。中医理论的源头,从大里说,有两个源头,一个是黄帝内经,一个是伤寒论。
但很多医家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源头在黄帝内经,这个说法有道理,但又不是很确切。 因为中医的理论源头其实很多,黄帝内经是其一,此外还有阴阳大论,汤液经,难经等等。
伤寒论作为汉代的医学著作,当然不可能不接受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但伤寒论的更直接的理论源头在于汤液经,因为医圣张仲景是“论广汤液而成伤寒杂病论数十卷”,实际上就是对汤液经的整理编辑加注释之类的工作,所以其理论的基础更多在于汤液经。当然其中会有黄帝内经的成分,但毕竟是次要的。伤寒论一经成书,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临床的指导性书籍。
相比之下,黄帝内经论述的是天地人的关系,是对整个宇宙自然的论述,是中医乃至中国文化的宏观的理论框架。但是它太宏观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与临床有相当大的距离。
所以,对后世医家而言,伤寒论成了取代汤液经而与黄帝内经相提并论的理论源头。而后世医家有很多都致力于把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理论统一起来,希望用黄帝内经解释伤寒论,结果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学派。
这些理论学派,看似都有道理,看似针锋相对、天壤之别,但是,如果真正弄通了中医理论的源头,就会发现,其实大家说的都是同一个事,就是说法不一样而已。就好比广东人、福建人、四川人、河南人一起聊天,说的都是同一个事,但就是谁也听不懂谁说什么。
其实,中医的核心无非就是“阴阳”两个字而已,哪有那么复杂?把中医整得无比复杂,肯定就是因为自己没搞明白,绕来绕去,试图把别人绕明白,结果是绕晕了别人,同时绕晕了自己。以己之昏昏,使人之昭昭,怎么可能呢?
第二,就是每个时代的疾病谱系不同,人们的体质特点不同,气候不同,疾病的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每一个时代,疾病呈现一个特点。那么这个时代的医生,根据他临床所见到的疾病特征,结合中医经典(包括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医理论。当然,能形成自己独特理论的医家,都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医家。绝大多数医生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都只是糊里糊涂混一辈子而已,根本形不成自己独特的理论。
实际上,黄帝内经上早就有理论解释这个问题了。黄帝内经中的所谓的“运气七篇”,提出了一整套的五运六气理论,解释了每个时期、时代、甚至年月日时的运气特点的不同,从而导致人体体质和疾病流行谱系的巨大差别。事实上,不同学派的理论差别,都是在不同的运气条件下将中医经典原理应用到临床的具体体现。但后世学者没有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去理解各个学派的不同,因此造成误会,乃至相互争执攻击。
另外,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的风土环境和气候差距很大 ,人的体质差距很大,所以疾病谱系和属性也会有很大区别。所以当地的医生根据他的临床实际,结合中医经典,也会形成他的独特理论体系。但如果从经典来看,无非也是经典的基本原理与具体临床的结合而已。
下面来具体讲解网友的问题。
肝火和胆火的区别,为什么都说肝火,很少有人说胆火。
第一个原因,因为肝是五脏之一,而胆只是六腑之一。一般中医辩证,多从五脏入手辩证,较少从六腑切入。所以一般讲肝的时候比较多,讲胆的时候比较少。
但是,肝胆是同一回事,就象脾胃一样,是不分家的。五脏六腑是相互对应的,脾胃、肝胆、大肠与肺、心与小肠、肾与膀胱,都是对应的。但是,脾胃、肝胆联系各位密切,所以往往放在一起来讲。其他的也可以放在一起讲,只是讲的少一点而已。
肝和胆的功能,在中医看来,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条畅的功能,即肝胆都是负责人体经络和气机的通畅的。当然,中医认为肝还有藏血的功能,胆还有助消化的功能。但相对来说,条畅功能是最主要的。
有人会说,肝还有解毒的功能。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对中医没有弄明白。因为“肝有解毒的功能”是西医的讲法。中医没有这个说法。
那么你会问?难道肝没有解毒功能吗?但这是现代医学证明的,确实有这个功能啊!
我当然不会否认肝这个器官有解毒的功能。但是,在中医理论中,肝并不是特指那个器官啊,五脏也都不是具体特指那五个器官。
在中医理论体系里面,五脏只是五种功能的集合,不过是用五个器官来作为这五种功能的名称而已。
比如肝,中医的肝,和解剖学上的肝,是一回事吗?
中医的肝,既是解剖学上的器官,也不是解剖学是的器官。
中医的肝,主要是气机条畅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是全身性的,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有这个功能。不管是哪个部位,出现气机不通的问题,都是肝的毛病。所以,我们全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肝,那么我们的肝这个器官,当然也是肝了。
但是,我们讨论气机条畅的时候,全身到处都是肝,但我们讨论津液的时候,津液就是肾,全身到处都有津液,那么我们全身到处都是肾。同理,五脏无不如此。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讨论条畅功能的时候,肝这个器官是肝,肾这个器官也是肝;但我们讨论津液的时候,肾这个器官当然是肾,肝这个器官也是肾。同理,五脏无不如此。
所以,肝的毛病,有时候我们可以从肾而治,有时候可以从脾来治,当然更多时候是从肝来治的。因为肝这个器官毕竟与中医的肝系统理论(即气机条畅的理论)关系更为密切。否则,中医也就不会把这个气机条畅的功能称为肝了。
上述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即肝和胆都是负责经络气机条畅的。所以,肝火就是胆火,胆火就是肝火。一回事。
但是,如果完全是一回事,为什么又有两个叫法?直接用一个叫法统一了,不好吗?
其实,这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少阳病和厥阴病是一对密切联系,病性又截然相反的疾病类型。
少阳病和厥阴病都是因为经络不够畅通,气机出现郁结而产生的毛病,这是二者的共同点。
但是,少阳病是指经络不同、但患者体质还比较不错、阳气相对充沛的毛病。也就是说,少阳病是指经络不通但不阳虚的毛病。
而厥阴病是指经络不通、同时患者体质比较差、阳气虚衰的毛病。即厥阴病是指经络不通同时又阳虚的毛病。
少阳病属于阳性病,是热性病,是火证;胆经属阳,属少阳经;所以,少阳病体现为胆经病的时候比较多,那么少阳病的热证、火证,就称为胆热、胆火。
厥阴病属于阴性病,也可以有热像、火像;而肝属五脏,属阴,属厥阴,所以厥阴病的热像、火像,就应该叫做肝火。
这就是肝火和胆火的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这么清楚。
此外,五运六气上又有厥阴风木和少阳相火的说法,这其实和我们常说的肝火和胆火是两个理论体系的东西,也就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两个理论体系的不同之处。不能说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谁对谁错,这只是两个理论体系的差别。理论体系不同,其中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当然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但是,很多医家把五运六气的理论,和我们常说的肝火胆火混为一谈,把概念给搅和乱套了。越搅和越复杂,最后谁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好吧。现在下个结论,肝火和胆火,实际上就是一回事,也基本上不存在谁影响谁的问题。但是我们平时更常说肝火这个词而已。
再一个问题,肝血少会经常肝火旺吗?
肝血少,其实就是血虚,以至于肝经藏血不足,肝体得不到足够血液的滋润,因此肝的条畅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于是必然就产生气机不畅,气郁化火的情况。所以,肝血不足一般都会有热像产生。也就是说,肝血少了往往会有肝火旺的问题。
此外,典型的血虚体质,本来就是伴有一定热像的。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
那么肝血少了导致的肝火旺,这样的毛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理论上,应该是补肝血,肝血足了,肝体得以濡养,条畅功能自然发挥,也就不会出现肝火了。
但是,实际临床上,这个毛病靠补血来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那么为什么呢?其实又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我们前面已经一再讲过,现在的所谓血虚、血不足的毛病,往往并不是纯粹的血虚,而是因为气虚无以生血,所以才出现血虚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多数所谓血虚患者,其实是气虚,进而导致的阴血不足。所以在治疗上,应该首先补气,重点补气,气足了,自然能够造血了。这时再稍稍加一点补血之品,就可以快速生血了。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得很详细了,不多说了。
下一个问题,气郁会导致胆火旺?
当然了。
气郁可以导致肝火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前面也都讲的很详细了。
肝火和胆火,基本上就是一回事,所以,气郁肯定可以导致胆火旺了。
再下一个问题,心火旺又是谁的问题?是肝吗?还是肾水太少?
前面已经讲清楚了,气郁化火,郁火郁结在哪里,就是哪里的火。郁结在心系统就是心火,郁结在肺系统就是肺火,郁结在肾系统就是肾火,以此类推,啥都清楚了。
所以,心火旺很多时候就是肝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胆的问题,肝胆是一家嘛。肝胆属木,心属火,肝胆木生心火,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心火旺是不是肾水太少导致的?
心火旺当然可以是肾水少导致的。但并非所有的心火都是肾水少导致的,肝郁也可以生心火的哦。
所谓肾水少,也就是肾阴虚。也就是身体的营养物质匮乏。但是,阴虚体质,是身体阳气相对正常的前提下,营养物质匮乏的毛病。前提很重要,没有这个前提,根本就无法判断是不是阴虚。这个问题前面也都讲过很多了。
而且,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结论,现在肾阴虚体质已经很少见了,甚至根本就见不到了。所以,现在基本上就没有肾水太少而导致心火旺这种现象了。
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下结论了:心火可以是肝火导致的,也可以是肾水太少导致的。但是,现在人的体质,基本上没有肾阴虚的情况了。所以现在的心火旺,多数都是肝火导致的。也就是肝郁生心火。
本文来源:https://www.114yangsheng.com/articles/24294.html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肾阳虚] [肝郁] [气血不足的症状] [气虚] [脾胃不和] [阴虚] [脾胃失调] [阴虚盗汗] [中医体质] [气郁] [痰湿体质的症状] [伤寒论] [肝郁脾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