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寒中医调理,冬季告别冬美人!
体寒问题女性的专利
由于女人的身体特性,很容易导致气血不足的情况,全身器官气血不足而失养,从而造成内分泌、雌激素以及各种代谢功能紊乱.这时就会出现中医所讲的各种虚症,一般表现为:气虚。气短心悸、倦怠乏力、动则气促、血虚(头昏眼花、失眠多梦、面黄色斑、易脱发、月经不调)。脾虚(贫血、身材走型、手脚冰凉、肠胃不好、便秘或便溏)、肺虚(虚喘咳嗽、反复呼吸系统感染、易感冒)。
怕冷体质如何调理 冬季不做冻美人
怕冷体质多半是因为体质虚弱引起,且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然而如果长期进行饮食调养,仍可使身体有所改善。怕冷的原因复杂,往往与贫血、低血压、瘦弱等有关,也与不吃早餐、节食过度、运动不足等有关。有些食物对身体的产热机能有特别的帮助。怕冷者可经常用它们来配菜食用,如胡萝卜、韭菜、葱、姜、大蒜、洋葱、辣椒等三餐定时定量有助于控制体温节律。早餐的质量对于一天的体温十分重要,因此怕冷者务必准备充足的早餐。食物和饮料应尽可能温热、易消化。
B族维生素对身体的能量供应很有帮助,蛋白质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散发,因此膳食中应多补充些牛奶、鸡蛋、豆类和肉类食品。维生素E可以使血液循环顺畅,调整体内激素平衡,因此可多吃些葵花子、核桃、芝麻等坚果和海鱼、豆制品等食物,或直接服用维生素E丸。
调节体寒的小偏方
大枣生姜汤是生活中很多人会喝的,感冒的人也经常会喝这些,经常喝大枣生姜汤之所以能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这与大枣与生姜的功效是密不可分的。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辛温而行,枣甘温而补之意,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自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在这种方法上,体质养生尤为重要。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专家认为大枣生姜汤中的红糖,也具有补中、养血、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行旺盛而使络脉通畅,进而改善体表循环,使人感觉全身温暖。
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
2、你知道上热下寒能艾灸吗
艾灸后上火的表现:
口干舌燥;眼睛充血干涩、眼屎多;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鼻涕黄,流鼻血;手脚发烫,烦躁;睡觉不安稳,易醒;感觉疲倦等。
艾灸后容易上火的普遍体质:
一:上热下寒中气虚(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二: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青脸寡色。
应对措施:
一: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说原来每穴是灸15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0分钟;
二:增加艾灸退热的穴位:大椎穴;
三:增加艾灸引虚火下行的穴位:足三里、涌泉;
四:用艾叶泡脚;
五:睡前用手搓热涌泉;
六:掐压太冲穴降肝火;
七:多喝水(最好是蜂蜜水:建议喝红枣,黄芪,五味子类带温补的蜂蜜水,别喝苦寒的黄连蜜,野菊花蜜);
八:多做不消耗气血的伸展运动,拉通全身经脉,避免淤滞;
九:心情要愉快,心情不好也要上火;
十:坚持艾灸(到一定时间气血一足,你想灸多久就灸多久,绝对不上火,这是很多人的亲身体验)。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艾灸的一些表现,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想要告诉大家,上热下寒最重要的方法是艾灸,通过艾灸的方法可以把阳气由上往下引导,而且月经期艾灸,还能让经血更顺畅,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大家一定要记得哦。
3、体寒脾虚的人要看!学会辨别食物是热性还是凉性
颜色
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近,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胡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被阳光长期照射,故而性偏热。
味道
味甜、味辛的食品,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多,所以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而那些味苦、味酸的食品,大多偏寒,如苦瓜、苦菜等。
生长环境
水生植物偏寒,如藕、海带、紫菜等。而一些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植物耐干,所含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生长的地理位置
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一些生长在高空中的食物,或东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热比较充足,故而性偏热。
生长季节
4、体寒的女人,用它泡澡效果出奇的好!
艾草
艾草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艾草泡澡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体寒适合用半身浴泡澡
中医认为“寒从脚上起”,半身浴主要为了暖下半身。入水要缓慢,从暖脚开始,慢慢地从下身开始泡浴,水位应保持在心脏以下。建议温度控制在38-40℃的做法是正确的,水温太高消耗能量多,不容易消除疲劳,而且感觉难受。这样的半身浴能有效地驱寒,对于体寒的女性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此外,由于女性内外阴间距较短,因此泡澡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细菌感染。
5、治疗体寒七暖心菜
材料:牛肉、土豆、柠檬、洋葱,黄油、姜、料酒、咖喱 、椰浆、韭菜、蒜。蜂蜜柚子茶、胡椒粉、盐、白糖。
做法:
1、牛肉切小块。土豆洗净,去皮,切滚刀块,洋葱切小块。
2、炒锅加黄油,先煸姜片,再放入牛肉块,烹入酒,煸炒至变色。
3、另一锅中加水,烧沸,放入炒过的牛肉块,挤入柠檬汁加盐、胡椒粉、白糖大火炖30分钟。
4、加入土豆,大火煮沸,小火炖煮。
5、另一锅里放黄油煸香洋葱、大蒜片加入咖喱炒香放入椰浆倒入牛肉搅匀。关火,加入蜂蜜柚子茶及拌匀撒入韭菜末即可,盛米饭将咖喱牛肉往上一倒,拿叉子勺子开饭了。
雪花盐焗虾
原料:虾、盐、胡椒粉、白葡萄酒、竹签。
做法:
1、虾洗净剪去须子去虾线;
2、用盐、胡椒粉、白葡萄腌渍10分钟;
3、将腌好的虾串在竹签子上;
4、海盐用炒锅炒热将虾埋在海盐中放在烤盘里进提前预热的烤箱上下火200度烤5分钟即可。
蕃薯芦笋鱼柳
原料:土豆、草鱼、西红柿、芦笋、香椿芽、红辣椒、巧克力酱、鸡蛋。
调料:番茄酱、盐、白糖、胡椒粉、料酒、淀粉、姜。
做法:
1、将草鱼切成大片,用盐、胡椒粉、料酒腌渍。土豆切大片,用微波炉高火8分钟打熟。
2、番茄切小丁,红椒切丝,芦笋切长段飞水捞出待用。
3、用淀粉和鸡蛋加少许盐和成糊,将鱼片拖糊,下5成高的油锅,炸成金黄捞出沥油。放入微波炉中火3分钟至熟。
4、土豆取出在保鲜袋里捻成泥,用盐、胡椒粉、黄油、香葱末拌匀成泥。将土豆泥拍成小饼放在盘中,依次放上三根芦笋,架上两片鱼片。
5、锅内留油,煸香姜末放入番茄丁,和少许的番茄酱,加白糖、盐调味制成浓汁,在盘子周围淋上浓汁,挤上巧克力酱,在鱼排上点缀红椒丝和椿芽。
蜜豆欧芹煎牛扒
原料:牛眼肉一块、胡椒粉、盐、红葡萄酒、洋葱、胡萝卜、甜蜜豆、土豆、黄油、迷迭香。
做法:
1、牛眼肉用走锤拍松,加盐、胡椒粉上味,
2、洋葱切丝,胡萝卜切枣壶状,甜蜜豆摘净,
3、土豆烤熟碾成泥,用盐黄油拌好,备用。
4、开水加黄油,盐,焯熟胡萝卜,甜蜜豆,备用。
5、锅里放油,炒香洋葱丝,放入牛扒煎翻面烹入红酒,煎至6成熟取出装盘。
6、法香切段,放在中间提香味。摆盘装饰。
酱香欢腾鱼
原料:活鲤鱼1条(约700~800克)、油,葱伴侣六月香豆瓣酱100克,白糖120克、盐、胡椒粉、绍酒姜末。葱花红辣椒
做法:
1、将鱼洗干净后,在鱼身的两面每隔0.5~0.7厘米横切一刀(不切透,到鱼骨为止)。(要用鲤鱼需去掉鱼线,两头先切一刀,用手扥出鱼线,可以去腥味))
2、用手提着鱼尾在开水锅里加一点盐、醋、稍烫一下(约1-2分钟),烫开刀口除掉腥味。
3、炒勺放旺火上,加入油、煸香葱、姜葱伴侣六月香豆瓣酱、白糖、盐、胡椒粉、绍酒、清水(100克左右)调拌均匀,再加入清水1,000~1,200克,烧开后,把烫好的鱼放入。把汤理烧开后,移入文火上15~20分钟,再转入旺火上烧到大开。
4、把豆苗和木耳焯水垫在盘子上面。把鱼捞出来沥汤,放在盘里
5、把尚有部分汤汁的炒勺在旺火上继续,边边搅动,浓后浇在鱼上,再撒上香葱花、红辣椒丝即成。
牛蒡芦笋烧鱼头
原料:胖头鱼鱼头一个、牛蒡、鲜香菇、芦笋、姜、酒、酱油、砂糖、鸡浓汤。
做法:
1、将鱼头洗净,用盐、胡椒粉、姜片、酒腌渍10分钟;
2、芦笋切段,牛蒡去皮切成5公分长段,香菇洗净去蒂头,菇伞表面划十字用水汆烫(水中加少许盐、有),捞起泡冷水,牛蒡泡醋水备用;
3、鱼头在滚油中炸至两面金黄。捞出。锅留底油将酒、酱油、砂糖、鸡汤、姜片煮汁煮开。
4、在锅中铺放牛蒡、姜片,放入的鱼头、香菇,盖上锅盖;在煮的过程中可将煮汁用汤杓舀起,边煮边淋在鱼头上,使鱼平均上色。
5、将煮好的鱼头、竖着放牛蒡棍、香菇、竖着放芦笋摆盘,放上法香装饰即可。
xo酱香辣虾
材料:虾、小辣椒、法香、花椒 香葱 姜末、蒜末
调料:xo酱 酱油 白葡萄酒 糖 淀粉
做法:
1、姜、蒜、辣椒、葱,白色跟绿色部份要分开,切碎;调味料预先拌好。
2、锅内放入适量的油,小火爆香花椒,再取出花椒,等冷却之后在案板上用刀拍碎,备用
3、将姜、蒜头、红辣椒、葱白,放入先前爆香花椒的油锅内,并炒出香味,放入虾,炒到变色,倒入少许白葡萄酒与清水,盖上锅盖大火闷约2分钟,再加入调味酱汁,以大火快速翻炒并收汁
6、体寒怎样食补
体寒的人吃什么好:
1.吃西洋参。这是一种补气的良药,性平和,补而不燥。可以单独泡水饮用。
2.吃洋葱、辣椒等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
3.吃芝麻、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
生活中常见的御寒食物有:
辛辣食物:辣椒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含胡椒碱。吃这些辛辣食物可以驱风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温。
含碘食物:紫菜、海盐、海带、蛤蜊、发菜、海蜇、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含碘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
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较好。它们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吃这些肉可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根茎类: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缺乏有关。藕、胡萝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这类食物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
含铁高的食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液中缺铁也怕冷。贫血的妇女体温较正常血色素的妇女低0.7℃,产热量少13%,当增加铁质摄入后,其耐寒能力明显增强。
因此,怕冷的妇女可有意识地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蛋黄等。
中医养生
秘方一——食疗排寒,红糖姜汤
红糖含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维生素。用红糖20克生姜15克,将生姜切片,放入水中煮涨后放入红糖。喝上一碗可排出体内寒气,预防感冒等疾病。
秘方二——敲胆经除寒气
不少人为了改善体寒症状,大量进补,由于循环不畅热气停留在上半身,下半身仍然畏寒怕冷。选择敲胆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症状,站立后收紧肌肉,凹陷处即为胆经位置,双手敲打至有痛感即可。
秘方三——不喝冷饮
冬日寒气易入体,人们不要喝任何冷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随身携带保温杯,保证每天都能喝到热水,这样做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排出体内寒气。
秘方四——运动锻炼
选择一些有氧运动,例如瑜伽,或健身操在家进行。这样的运动同样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排出体内寒气。
秘方五——按摩促血液循环
用手掌按摩上肢外侧,来回擦40次,直至皮肤感觉微热为止。双手食指中指微分开,手指间夹耳根向上来回擦30次,然后双手并合轻擦脸部,注意碰到眼部时要放轻。
1、捏小腿肚
生活中,很多人总会出现手脚冰凉,脸色苍白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出现这种身体现象的人多为寒性体质。很多人对于体寒都是保持一个无关紧要的态度,但是殊不知体寒竟然是百病的源头,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的各大组织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对人们的免疫力以及消化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缩减宝贵的寿命。
而体寒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期阶段,主要是身体怕冷以及四肢冰凉等症状,并且由于寒气的入侵,从而作用于关节部位,造成关节酸痛等问题,久而久之还会恶化成关节炎,风湿病等病症。
同时,对于女性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危害更是很严重的,因为如果女性出现体寒,那么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出现痛经或是月经不调,严重的还会有闭经的症状,这些都是造成不孕的“元凶”,严重的危害女性健康。
另一个则是体寒的重症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早晨起床之后身体会出现水肿以及手脚发麻等症状产生,并且四肢总是处于酸痛状态,整个人都没有精气神。可见,体寒对于人们的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的效果。
针对体寒这个病状,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来进行缓解治疗。在我们的小腿内侧就有一个重要的驱寒解湿的重要穴位——阴陵泉,这个穴位是脾经的合穴,是从脚趾为起点通过脾经然后往腿部顺延的一个重要的养生穴位。
在进行按摩的时候只要正坐好弯曲膝盖,然后用拇指顺沿着小腿内侧骨的边缘由下往上逐步推着按,当推按到膝关节下方的胫骨处的一个凹陷的地方,便是阴陵泉了。
没事的时候经常对阴陵泉进行按摩,在进行按摩的时候手指的力度要轻柔且均匀,每次按摩3分钟左右便可以,每天按摩2次,并且两个腿部都要进行按摩。